4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說,北京冬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jié)點的重大標志性活動,。4年后,,2021,已經(jīng)來臨,,2022,,近在咫尺,人們越來越理解這場盛會對于中國的意義,,也越來越讀懂總書記對于冬奧籌辦的看重,。1月18日,習近平在北京考察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疫情之下的籌備進展如何?中國將向世界呈現(xiàn)怎樣的盛會,?總書記關(guān)心,,全世界亦矚目。
△獨家視頻丨習近平考察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
△1月18日考察點示意圖
沖刺之年,再訪首都體育館
1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首先來到北京市海淀區(qū)首都體育館,,了解運動場館建設和運動員參賽備戰(zhàn)等情況。
△首都體育館(總臺央視記者鄂介甫拍攝)
首都體育館建成于1968年,,運行至今已有53年歷史。從1971年見證“小球轉(zhuǎn)動大球”的“乒乓外交”,,到2008年成為北京夏季奧運會排球主賽場,,再到2016年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chǎn)”名錄,首都體育館承載了厚重的歷史,。
北京2022年冬奧會期間,,首都體育館將承辦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項目全部比賽,產(chǎn)生14枚冬奧會金牌,。
△花滑訓練現(xiàn)場(總臺央視記者范一鳴拍攝)
在考察現(xiàn)場,,國家花樣滑冰隊總教練趙宏博為總書記作花滑運動全程講解。2017年2月和2019年2月,,總書記分別在首都體育館,、國家冬季運動訓練中心察看花滑隊訓練情況,趙宏博當時也都在現(xiàn)場,。
△趙宏博、申雪曾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奪冠,,完成花樣滑冰雙人滑項目的大滿貫,。(總臺央視記者邢彬拍攝)
趙宏博告訴《時政新聞眼》,這次他主要向總書記介紹了花滑隊在沖刺之年的備戰(zhàn)計劃,,還談了提高訓練水平的新型科技手段,。談到疫情對備戰(zhàn)的影響,趙宏博說主要是隊員的國際大賽經(jīng)驗減少了,。見不到競爭對手,,只能用“假想敵”的方式去刻苦訓練。但是他相信,,只要全力以赴,,就能夠在這塊場地上升起五星紅旗。
△首都體育館內(nèi)展示了多款訓練服,,體現(xiàn)“快護暖美”的設計理念。這是速度滑冰競速服,,經(jīng)風洞測試56種比賽服結(jié)構(gòu)、122種減阻面料,,根據(jù)中國運動員體型,、技戰(zhàn)術(shù)特點設計而成。(總臺央視記者范一鳴拍攝)
△左邊是花樣滑冰雙人滑選手隋文靜,、韓聰?shù)谋荣惙瑑晌贿x手在“2020年國際滑聯(lián)花樣滑冰四大洲錦標賽”中奪冠,。(總臺央視記者范一鳴拍攝)
4年前考察冬奧會籌辦工作時,,總書記強調(diào),一些場館要反復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為滿足冬奧會短道速滑和花滑比賽訓練需要,,首都體育館進行了改擴建,,改造后總建筑面積4.54萬平方米,,觀眾座椅1.52萬個??紤]到場館看臺坡度緩,,影響觀賽效果,此次改造專門把座席按照前后排錯位的方式進行布置,。
△首都體育館采用最新的聲光電技術(shù),打造“最美的冰”,。在場地四角分別布設激光投影儀,,將絢麗燈光投影至場館頂部巨型屏幕。當花滑運動員在冰面舞動時,,仿佛置身夢境,。
改造后的首都體育館,將繼續(xù)作為體育文化活動場所,,推動全民健身,、推廣冰雪運動。在4年前舉行的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指出,,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是新發(fā)展理念在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中的體現(xiàn),,要貫穿籌辦工作全過程,。
△當天受到總書記接見的國家花樣滑冰隊隊員,。(總臺央視記者楊紫童提供)
踏訪延慶賽區(qū):“皇冠明珠”與“F1賽車”
18日下午,,總書記來到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qū),調(diào)研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兩個競賽場館,,看望慰問運動員、教練員和延慶賽區(qū)運行保障團隊,、建設者代表,。
△延慶賽區(qū)地處北京西北部小海坨山地區(qū),,海拔最高點2198米,,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建設難度最大的賽區(qū)。(總臺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2019年2月,,春節(jié)前夕,,習近平曾通過視頻連線延慶賽區(qū)場館建設者,,給他們拜年。時隔兩年,,總書記實地踏訪延慶賽區(qū),,“驗收”建設成果。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雪道系統(tǒng)共設7條雪道,,3條用于競賽,4條作為訓練,,總長9.2公里,,其中滑降賽道落差近900米。(總臺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
高山滑雪項目被稱為“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各項工程已于去年底完工,,所有競賽賽道均通過了國際滑雪聯(lián)合會認證,已具備辦賽條件,。
△中國高山滑雪隊隊員王基森在比賽地進行回轉(zhuǎn)訓練。(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索道系統(tǒng)由9條索道及2條牽引組成,全長10.3公里,,賽時可確保運動員30分鐘內(nèi)從冬奧村抵達各項目出發(fā)點,。(總臺國廣記者李晉、央視記者石丞拍攝)
隨后,,總書記來到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車雪橇項目被譽為冰雪運動中的“F1賽車”。這里將在賽時承辦雪車,、鋼架雪車,、雪橇項目全部比賽,產(chǎn)生10塊冬奧會金牌,。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結(jié)合自然地形和遮陽設計,,研發(fā)出一套獨特的“地形氣候保護系統(tǒng)”,,能夠有效保護賽道不受陽光、風雪影響,。整條賽道宛如一條游龍,,飛騰于山脊之上。(總臺央視記者程鋮拍攝)
△來自新疆的哈薩克族雪橇選手居巴依正在訓練中,。(總臺央視記者王鵬飛、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鋼架雪車國家集訓隊領(lǐng)隊孫帆當天下午在雪車雪橇賽道終點為總書記作介紹,。這條賽道是一個半U型混凝土澆筑結(jié)構(gòu),,長約1975米,在澆筑時一次成型,。賽道共有16個彎,,需要達到毫米級的精準度。
孫帆告訴《時政新聞眼》,,這個級別的雪車雪橇賽道全球僅有17條,,北京冬奧會的這條賽道獨具特色。
△鋼架雪車國家集訓隊領(lǐng)隊孫帆(總臺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
△四人雪車項目訓練中(總臺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
新年考察的宣示:
“中國將全面兌現(xiàn)每一項承諾”
今年首次國內(nèi)考察,習近平重點關(guān)注冬奧籌辦,。四年前的同一天——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當年的首次國外出訪,有一項行程也與此緊密相關(guān),。當天,,習近平到訪國際奧委會總部瑞士洛桑,會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他表示,,籌辦北京冬季奧運會,是中國今后幾年一項重大工作,。
△陳列在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的雪橇(總臺央視記者楊波拍攝)
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投票決定將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quán)交給北京,。北京由此成為全球首座“雙奧之城”,。成功申辦冬奧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專題聽取籌辦工作情況匯報,。2017年1月,、2017年2月、2019年1月,,他三次實地考察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
《時政新聞眼》發(fā)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diào)同一句話——“中國將全面兌現(xiàn)每一項承諾”,。
△國家高山滑雪隊員準備搭乘纜車上訓練賽道。(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2015年7月31日上午,,就在國際奧委會投票表決之前,,習近平通過視頻向國際奧委會委員致辭。他表示,,中國將全面兌現(xiàn)每一項承諾,,全方位踐行《奧林匹克2020議程》。
2015年8月和2017年8月,,習近平在兩次會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時均表示:中國將全面兌現(xiàn)在申辦北京冬奧會過程中的每一項承諾,,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
2019年2月1日,習近平在看望慰問北京冬奧組委工作人員和志愿者代表時表示,,我們要言必信,、行必果,兌現(xiàn)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救援隊正在演練,。(總臺央視記者楊立峰,、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重大賽事舉辦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去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領(lǐng)域?qū)<掖碜剷媳硎?,要妥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統(tǒng)籌做好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各項工作,??倳浺螅哔|(zhì)量籌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實現(xiàn)辦賽精彩、參賽出彩的目標,。
2021年首次國內(nèi)考察,,習近平總書記看冬奧場館,看參賽備戰(zhàn),,看運行保障,,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國持之以恒推進冬奧籌辦、全面兌現(xiàn)每一項承諾的鮮明信號,。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總臺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
△雪車雪橇賽道出發(fā)點(總臺央視記者李輝拍攝)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2022年,恰是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時間節(jié)點,??倳浾f,北京冬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jié)點的重大標志性活動,,是展現(xiàn)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fā)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他強調(diào),,要把體育事業(yè)融入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大格局中去謀劃。
一年之后,,北京冬奧即將啟幕,。這是中國人民逐夢征途上的嘹亮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