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奧會進入“北京周期”,,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場館建設進展順利,,主要新建場館已于2017年開工建設,現(xiàn)有場館的改造工程將在今年陸續(xù)開工,而在場館建設過程中也將按照申辦階段的預算金額進行嚴格控制,。
北京冬奧會計劃使用26個場館,分布在北京,、延慶,、張家口3個賽區(qū)。為有效控制辦奧成本,,盡可能利用現(xiàn)有場館改造,,北京冬奧會將最大程度地利用2008年的“奧運遺產(chǎn)”。以北京賽區(qū)為例,,13個場館中有8個是利用2008年奧運會場館,。
據(jù)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副主任丁建明介紹,北京賽區(qū),、延慶賽區(qū)5個已開工新建場館項目建設正全面推進,,11個場館和配套項目今年將實現(xiàn)開工,2018年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已經(jīng)進入全面展開,、加快提速階段,。
去年4月開工的國家速滑館位于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西側,,這座有著浪漫名字“冰絲帶”的新建場館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能容納觀眾12000人,。目前,,該場館正抓緊進行地下結構施工,將于2020年達到測試賽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速滑館采取了PPP模式(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建設,積極吸引社會資本,、社會力量投身冬奧場館建設和運營,,指定北京市國有資產(chǎn)經(jīng)營有限責任公司為國家速滑館政府出資人代表,與通過競爭方式確定的社會資本共同組建業(yè)主單位,,承擔國家速滑館的建設和運營,,確保北京冬奧會賽后服務于冰雪運動開展和全民健身活動。
據(jù)北京國資公司副總裁,、北京國家速滑館公司董事長武曉南介紹,,“冰絲帶”從設計到施工、再到未來長期運營的提前考量,,都努力實現(xiàn)申辦階段承諾的投資控制目標,。與此同時,“冰絲帶”未來將成為集“體育賽事,、群眾健身,、文化休閑、展覽展示,、社會公益”五位一體的體育場館,,在目前的設計施工階段,也要保證在實現(xiàn)功能的前提下提前考量相關功能,,避免未來返工,,從而減少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