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冬奧會冰壺場地“冰水轉(zhuǎn)換”需20道工序
水立方未來的冰壺賽場現(xiàn)在還是游泳賽道,。北京晨報記者王巍/攝
改造后的冰壺賽事場地效果圖。北京冬奧組委/供圖
改造后的冰壺賽事場地效果圖,。北京冬奧組委/供圖北京冬奧會標志性建筑——國家速滑館是輕盈飄逸的“冰絲帶”,,首鋼滑雪大跳臺的設計理念則植入了敦煌飛天,滑雪大跳臺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啟“飛天”,,“冰絲帶”則將在明年開始飛舞,。如火如荼建設中的國家速滑館工地不遠處,水立方克服“水轉(zhuǎn)冰”技術難題即將變身“冰立方”,,今年底將啟動“水變冰”改造,。昨天,北京晨報記者跟隨北京冬奧組委逐一探訪了國家速滑館,、國家游泳中心,、首鋼滑雪大跳臺中心三大北京2022年冬奧會競賽場館。
第一站:國家速滑館
今年9月,,國家速滑館將完成主體結構,,12月開始“編織天幕”,,完成屋頂索網(wǎng)結構工程,。明年6月將完成幕墻建設,,22條“冰絲帶”開始飛舞;明年10月將完成制冰工程,,實現(xiàn)“最快的冰”,。明年底,一個智慧化場館將基本落成,,與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共同組成北京的標志性建筑群。
超白玻璃彩釉印刷“冰絲帶”
站在國家速滑館工地的場館觀禮臺上,,可以遠眺“冰絲帶”的地下結構,。未來,“冰絲帶”將沿著場館外墻曲面由低到高盤旋而成,,像速度滑冰運動員高速滑動時留下的一圈圈風馳電掣的軌跡,。北京國資公司副總裁、國家速滑館公司董事長武曉南介紹,,“冰絲帶”由晶瑩剔透的超白玻璃彩釉印刷,,將營造出輕盈飄逸的絲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