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政策收緊,享受福利房變得越來越難,,對于不少新進機關的年輕公務員來說,,解決住房成了難題。
房子是很多年輕人打拼的目標,,也是不少年輕人心中的痛,。在大學生報考公務員的熱潮下,很多人是沖著公務員的隱性福利去的,,最大的隱性福利無疑是房子,。
近日,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了在不同地區(qū)不同單位工作的年輕人,,他們都或多或少受到住房問題的困擾,。其中,在中小城市工作的公務員的住房問題在父母的幫助下解決起來更容易,,也更現實,。
“腦子里老是想著房子和金錢,,人會被累死、苦死”
36歲的毛宇(化名)是他所在的部委最年輕的副局級官員,。他住在北京北三環(huán)邊上,,開車到單位需要半個小時。毛宇住的房子50多平方米,,按他這個級別,,住房的面積應該在110平方米左右。“何時能分上大房子呢,?”面對記者的問題,,毛宇笑了:“我們部里早就不分房了,不存在解決的問題,。”
毛宇對分房不抱任何希望,。
他告訴記者,幾年前,,單位一次性給了他幾萬塊錢,,算是對于他住房面積與級別有一定差距的補償。“這點錢連個高級馬桶都買不了,!”毛宇說,,他們單位在2009年時找了一塊地,蓋了一批經濟適用房賣給大家,,單位要求他把自己的房子以較低的價格賣給單位,,以每平方米9000多元的價格去買那個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在購買之前必須與單位簽一紙協議:大房子5年之內不能對外出售,,5年后如果要賣也要賣給機關,,不得進入市場交易。毛宇算了一筆賬,,他在三環(huán)的房子雖然小,,市場價格卻很高,而單位的房子如果買到手里,,一個是住得比較遠,,上班的時間成本比較高,另外一個是若干年后回賣給機關,,如果是一個比較低的價格,,那么比自己的小房子收益要小。
“如果被房子絆住手腳,,那么永遠不會有幸福的感覺,。”毛宇說,“我情愿安分地住在小房子里面,,不再想那么多,,啥級別不級別的,,算了吧。”
毛宇說,,他了解到的情況是,,目前各部門情況不一樣,有的單位領導能運作,,可以批來一塊地,,就會以經濟適用房或者兩限房的方式分給職工,成為單位的所謂“正面財產”,,但一般來說,,在2009年之后,部委想這么做越來越難了,。
按照收入計算,,毛宇遠沒有做生意的妻子掙得多,但搞旅游的妻子生意有淡季和旺季,,他則是旱澇保收,,朝九晚五,十分穩(wěn)定,。毛宇和妻子目前還沒有要小孩,,問及原因,他說與房子關系不大,,就是順其自然,,“有孩子了,條件也如此,,沒有也沒有關系,腦子里老是想著房子和金錢,,人會被累死,、苦死。”
“幾年的工資都為房價打了工”
趙小樂(化名)是2008年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北京一家單位的,。當時他剛大學畢業(yè)沒房子,,單位給他找了一間30多平方米的房子住,由于是機關的房子,,房租相當便宜,,一個月才500元,而且離單位很近,。但這個房子是單位的周轉房,,產權是單位的,不能賣給個人,。
趙小樂也問過單位領導:“將來是不是還可以分到房子,?”領導的回答是:“先等著吧,,有別人的,一定會有你的,。”
趙小樂是從一個小城市考出來的,,父母都有退休金。3年前,,父母拿出60萬元積蓄,,對他說,兒子,,如今你在北京工作也穩(wěn)定了,,也有了對象結婚了,一切都不錯,,唯一缺少的就是房子,,我們省吃儉用這么多年,這是僅有的積蓄,,你先拿去買房子吧,!“父母說得很坦誠,但我心里覺得特別不忍心,,不愿意用一套房子把父母一下子掏空了,,他們還要養(yǎng)老,還要過日子,。”趙小樂猶豫了很久,,還是拒絕了父母:“我們單位將來還有機會分房呢!這錢你們先留著,。”
但是,,令趙小樂后悔的是,不但單位分房遙遙無期,,北京房價也一漲再漲,,“幾年的工資都為房價打了工,兩個人不敢吃不敢喝,,更不敢買票去聽音樂會,、看話劇,看場電影,、出去吃個飯都要下點決心,,覺得奢侈了一把。”趙小樂說,,他們單位屬于清水衙門,,不是有實權的部門,來求著辦事的人少,,平時吃請送禮的人幾乎沒有,,因此,,“工作之外沒有什么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