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面官員的“表演”該收場了
官員“兩面”云云,其實仍是“一面”,那就是權力幻象之下的無法無天,。精于計算的王敏之所以落馬,歸根結底,,他是倒在法治意識缺失上。
昨日,,中紀委網(wǎng)站刊文,,詳細披露山東省委原常委,、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的案情,。文章提及,,王敏“臺上一套,,臺下一套,,說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守紀律講規(guī)矩”常掛嘴上,,私底下卻瘋狂斂財,,驕縱親屬子女,;看紅色影片每每淚流滿面,但“第二天想做啥還做啥”,,具有典型的“兩面人”特質。
細察王敏的行止,,痛恨之余,,也不免感嘆其隱藏之深、偽裝之嚴,。一者,,他不收受下屬的錢物“賣官”,不“特殊照顧”自己的秘書,,卻跑到別處大搞利益輸送,;再者,他也不漫天撒網(wǎng),,來者不拒,,而只是與個別商人緊密綁在一起,僅僅從一個趙姓商人身上,,就斂財1800萬,。這樣幽深的心機、貪婪的手段,,堪稱貪官中的極品,。
而在公開場合,,王敏更是張口“廉潔”、閉口“清正”,,既要“堅決整治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和突擊提拔干部等問題”,;又要“對腐敗分子,,不論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堅決懲處”。這種言與行,、此言與彼言,、此行與彼行之間的極度乖離割裂,一方面固然為其博得了民眾的好感,,甚至被視為廉吏,;而另一方面,不可測的危機環(huán)伺之下,,也使得這種割裂與偽飾愈來愈嚴重,。
其實,王敏并非不知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只不過,經(jīng)過長期的官場歷練,,他已經(jīng)成為一個“高明”的精算師,,不僅善于適時制造民意,精準利用輿論,,塑造“廉”,、“嚴”、“能”的形象,,更會在不為人知的隱秘角落大搞權錢交易,,滿足自己的貪欲。而無論是人前的一面,,還是人后的一面,,“兩面人格”轉圜之關鍵仍在于個人的私利。
精于計算的王敏之所以落馬,,并非算計不周,,更不是出于某種偶然的因素,歸根結底,,他是倒在法治意識缺失上,。從外部環(huán)境講,,隨著反腐行動的漸次深入,對于官員的約束也越來越嚴,,不僅聽其言,,更要觀其行;不僅觀其本人,,更要廣開言路,,察納雅言,相應的,,“偽裝”也就越來越難,。從“兩面”官員自身講,“兩面”若要持續(xù)下去,,也會面臨著難以逾越的人性溝壑,。
“兩面”云云,其實仍是“一面”,,那就是權力幻象之下的無法無天,。具有類似“兩面”人格的官員并不鮮見,而輿論也每每在官員落馬后,,發(fā)現(xiàn)他們在任時的諸多反腐倡廉“名言”,。
這樣的“兩面人”顯然具有極大的迷惑性和危害性。不僅嚴重損害了公共利益,,敗壞了官場生態(tài),,也會動搖了社會正常的價值觀。而與那些千夫所指的貪官不同的是,,面對這樣的“兩面人”,,善良的民眾每一聲“原來如此”的驚嘆背后,其實都會帶有某種深深的挫敗感,。
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聽任“兩面人”呼風喚雨,。除了通過繼續(xù)強力反腐,摘掉更多“兩面人”的偽善面具之外,,還必須進一步強化制度約束,,比如,完善干部考核制度,,推進官員財產(chǎn)公開,,防范官員親屬子女以權謀利等。此外,,既然內部監(jiān)管容易出現(xiàn)信息屏障,,不妨暢通民眾監(jiān)督的渠道,合理劃定民主推薦,、民意測評的范圍,,“官聲在民間”,,也可防范“兩面人”現(xiàn)象的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