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課堂無法滿足青少年對愛情的好奇,,他們選擇在課堂外“自學”愛情課程。劉行喆澎湃資料
原標題:上海有教師和作家呼吁愛情作品入教材:不能只讓學生網(wǎng)上自學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奧,,你也在這里嗎?’”這是張愛玲的作品《愛》,。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边@是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2016年3月24日,,由上海教育報刊總社《東方教育時報》和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聯(lián)合主辦的“經(jīng)典愛情作品進課堂———高中生的愛情觀與生命教育論壇”上,在上師大附中報告廳里,,兩堂與愛情相關的展示課在此進行,,數(shù)十名高中生熱烈地討論著他們所理解的愛情。
講授《愛》的是上師大附中的教師尹勝娟,,講授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的是回民中學的教師石裕雄,。展示課剛開始時,學生們還有些放不開,,而隨著討論深入,,他們開始暢所欲言,,有些觀點令聽課專家也覺得腦洞大開,。
“學生們的想像力很豐富,老師上課時應帶入情景,,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咀嚼,,而是應該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文章的意境?!闭Z文特級教師,、復旦附中青浦分校校長黃玉峰對澎湃新聞說。
觀點:需糾正簡單直接地反對早戀
為什么要進行這樣的公開展示課,,半年多前,,上海教育報刊總社社長仲立新和上師大附中特級教師余黨緒以及著名作家葉開等人聊天時,深感現(xiàn)在中學生的愛情觀和生命教育存在缺失,。
“孔子編定的《詩經(jīng)》中的名篇《蒹葭》就是描述的愛情,,為什么現(xiàn)在還不如古代開放,?”市北中學校長陳軍發(fā)問。
“中學生對于愛情的了解,,有的已經(jīng)超過了我們這些老師和父母,,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還應該去壓制他們么,?”著名作家葉開說,。
事實上,對于學生的早戀,,學校的心理是微妙的,。“有的老師看到異性同學在一起走路,、說話就緊張,,擔心‘早戀’;有的老師建議,,學校應該把一些校園角落里的路燈裝亮一點……”上海師大附中校長嚴一平講述了在學校的真實經(jīng)歷,,他本人更傾向“堵不如疏”,面對花季少男少女,,應該引導他們的情竇初開,。
黃玉峰也碰到學校六年級的一位男同學和一位女同學“已經(jīng)蠻要好”的情況,他的態(tài)度更加堅決:“對于他們朦朧的感覺,,要引導,,不要壓制?!?/p>
調(diào)查:新媒體成為中學生獲得戀愛知識主渠道
中學生自己對于愛情怎么看,?
《東方教育時報》在上海市的一所市級實驗性示范性高中、一所區(qū)級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和一所普通高中的高一年級各抽取一個班級進行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12.4%的受訪學生表示自己身邊的同學、同齡好友中已經(jīng)開始談戀愛的人有很多,,47.6%表示這種現(xiàn)象有一些,,30.30%表示有個別在談戀愛,而身邊幾乎沒有同齡人談戀愛的只有9.7%,。
與之相對的是,,在學校各類課堂體系中,愛情教育均不成體系,,難覓蹤影,。調(diào)查顯示,41.1%的學生表示在心理課上有過一兩次關于愛情的專門討論,,72.6%表示語文老師在課堂上有過一兩次談論,,同時,,僅7.5%的受訪者表示班主任在班會課上有過一兩次專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