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臨走時,,BBC記者偏偏多加了這么一句:
這里看起來有些空,,好像并沒有那么多公司入駐。
隨后,,記者來到成都,。
這座城市因熊貓和麻將聞名。
咱們滾滾實力搶鏡:
記者體驗了一把麻將:
然后說成都的科技之名漸響,,他們來到電子科技大學的機器人實驗室,,玩了一下臉部捕捉和識別系統。
最后才終于道出此行的真實目的——為了和它玩玩,。
Champion Robot.
一個會打羽毛球的機器人,。
曾經和總理切磋過,還號稱能打贏林丹,。
女記者和機器人打了好幾個回合,,遺憾的承認輸了……
如果贏了,是不是就出事了……
打完球之后,,視線又回到北京,。
這次下手更狠,北京的痛點一個沒遺漏,,堵車,、污染,、霧霾,全被翻出來一遍,。
比如,,BBC記者說,為什么中國要加速發(fā)展無人駕駛技術呢,,因為堵車太厲害了,。
邏輯是,無人駕駛汽車能夠加強共享的概念,,減少私家車,,減輕堵車難題。
然后,,BBC記者試坐了沃爾沃的無人駕駛車,,又順手黑了北京的老司機們。
吐槽司機并線亂竄什么的
大意是,,我們是想體驗下無人駕駛,,可惜在這里都用不上,因為——北京的車太亂了,,根本走不動……
再接著,,為了介紹IBM一項監(jiān)控污染的技術,先著重嫌棄了北京的污染情況,。甚至追溯到2008年奧運會期間……
介紹污染難題的時長簡直比介紹技術還多,。
記者還總結說:
我從內心深處,為北京這座城市感到震撼,。
但北京還需竭力保持空氣清新,。
才能讓更多人齊賞共享。
到這兒,,我基本掌握了這期紀錄片的套路——欲揚先抑,。
說是夸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但總要先抑一下,。好啦好啦,,知道你們西方記者好這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