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9日,,女飛行員余旭,。
碧空折戟,祖國的藍天再沒有她的身影,。11月12日,,空軍殲-10女飛行員余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年僅30歲,。
1、特技飛行有多危險,?
特技飛行表演被世界公認為是“在刀尖上跳舞”,,即便是在日常訓練中,,這些飛行員都面臨著極大風險,。可以說,,一般部隊在訓練時要利用科學方法規(guī)避風險,,而特技飛行表演隊則是主動去挑戰(zhàn)風險。
△珠海航展上八一飛行表演隊的展示
特技飛行怎樣挑戰(zhàn)飛行員身體極限,?
除了高難度的飛行動作,,嚴酷的飛行訓練,特技飛行員也時刻面臨危險,,特別是駕駛超音速戰(zhàn)斗機,,時速高達800-900公里/小時,飛機間距卻只有幾米,,操作難度非常大,,堪稱挑戰(zhàn)人體極限:
在特技飛行表演過程中,飛行員要承受巨大的壓力,,這個壓力往往達到了飛行員體重的數(shù)倍之多,,這被稱為飛行過載荷,;
受離心力的作用,整個血液就會往下肢壓,,會造成飛行員頭部缺氧,;
頭部缺氧會造成飛行員視野變窄,變暗,,嚴重情況下甚至造成昏厥,,而特技飛行中飛行員還要在這樣的情況下準確無誤地操控飛機完成飛行動作……
特技飛行為什么這么危險?
航空專家王亞男:特技飛行表演與普通的飛行任務完全不同,。普通飛行任務是在既定的常規(guī)飛行模式下進行,,這一過程中安全防范措施比較充分,留有足夠的安全裕度,,一旦發(fā)生意外,,飛行員往往有著相對良好的救生條件。而特技飛行表演則是直接挑戰(zhàn)高難的動作科目,,飛行員必須勇敢地直面潛在的風險,,并通過嫻熟的訓練素養(yǎng)將風險局限于可控范圍。
王亞男表示,,特技飛行訓練尤其是多機特技飛行訓練中,,編隊中各飛機的間距緊密,而且還可能要求各機在編隊內實施滾轉等機動動作,,一旦發(fā)生意外,,意味著留給飛行員的彈射救生窗口更為狹窄,而且彈射姿態(tài)和環(huán)境也更為復雜,。但這就是特技飛行活動的固有風險,,和飛行本身的固有風險一樣,是無法完全規(guī)避的,。
特技飛行表演發(fā)生過哪些事故,?
例如著名的美國“藍天使”飛行表演隊,成立70年來,,每10名飛行員中就有1人犧牲,,“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甚至曾因飛行事故一次損失4名精英飛行員。
近年來發(fā)生的特技飛行事故
2002年7月27日,,烏克蘭一架蘇-27戰(zhàn)斗機在進行特技表演時墜毀,,造成78人死亡,100多人受傷,,釀成了歷史上最為慘重的一次航展空難事故,。
烏克蘭蘇-27戰(zhàn)斗機墜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