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性強,,不僅是一個怎么表達的問題,。把深刻的經濟思想用大白話說出來,從深層用意看,,是為了讓“內行”和“外行”有更多共識,,讓公眾對重大經濟決策也能知曉,減少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性,,壓縮某些人對政策前景的炒作空間,。
其五:務實性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際,也正逢全面深化改革三周年,。過去三年,,三十次中央深改小組會議,,以去年7月的第十四次會議為節(jié)點,到本月的第三十次,,連續(xù)強調改革中的一個“實”字——務實的實,,落實的實,抓實的實,。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更好發(fā)揮改革牽引作用”,,意在讓處在“落準、落細,、落實”階段的全面深改,,對2017年經濟工作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務實性強,,就是一次把問題說透,,把一個問題上的關鍵點都“拎出來、講明白”,。比如在說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那句話后,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圍繞“房”背后的四個關鍵影響因素——錢,、地,、人、市,,分別提出了指向性極強的要求,,“錢”要用于支持自住、遏制投資投機,,圍繞“地”要合理調節(jié)土地供應量,,圍繞“人”要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市”要加強監(jiān)管和規(guī)范,。沒有空話套話,,句句直奔關鍵點、著力點,。
其六:平衡性
習近平經濟思想中充滿著辯證法的光輝,。所謂平衡性強,就是強調辯證看問題,、堅持用“兩點論”看問題,。之前在論及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時,他就強調過要處理好“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全局和局部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wěn)的關系”,,辯證看待,、平衡把握,。
在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中,特別強調“穩(wěn)”和“進”的關系,,強調要充滿信心又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強調“穩(wěn)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辯證統(tǒng)一,,強調“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發(fā)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強調“既要推動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蓬勃發(fā)展,,也要注重用新技術新業(yè)態(tài)全面改造提升傳統(tǒng)產業(yè)”,,強調“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等等,。這都是平衡性的具體體現。
從昨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新聞一出來,,很多解讀者都是敏銳地抓出了會議精神中的“新詞”,、“新提法”。這種認識方式當然很好,,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只關注這次會議精神里的新說法。把中央部署中最新的變化和一貫堅持強調的內容放在一起看,,才能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看準,、看全,、看懂,,也才能把習近平總書記經濟思想的大邏輯、大格局,,認識到,、把握準,、落實好,。
文丨央視特約評論員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