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遼寧艦繞臺半圈“臺獨之夢”臺或輸?shù)皿w無完膚
遼寧艦航母編隊首度穿越第一島鏈在西太平洋進行遠洋訓練讓周邊有些國家和地區(qū)“操碎了心”,,臺灣當局尤其神經緊繃,。過去兩天,臺軍方連續(xù)對外公布遼寧艦編隊的航行位置,,并派出F-16戰(zhàn)機升空監(jiān)視,,以顯示“一切盡在國軍掌握之中”。
盡管臺軍昭告島內要“安心”,,但在分析人士看來,,這更像是走夜路時吹口哨給自己壯膽,。有島內專家直言,已經繞了臺灣大半圈的解放軍航母編隊此行意義重大,,此舉可謂“翻轉戰(zhàn)線”,說明解放軍有能力從東部攻擊,,這對臺軍來講是個噩耗。
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近日突破第一島鏈開展遠海訓練,。圖為遼寧艦正在航行,。
“臺灣東部已無險可仗”
《旺報》27日稱,二戰(zhàn)時法國最有名的“馬其諾防線”號稱“銅墻鐵壁”,,結果被德國從后方攻擊,,由于法軍炮口全向著反方向,在很短的時間就被德國攻破,。而臺灣有中央山脈將東西分開,,過去靠著天險,東部的防務通常沒有西部堅實,。佳山空軍基地和屏東九鵬基地等機密設施,,往往只是靠著地勢藏身在東部山間。如今解放軍科技進步,,“臺灣東部的防守壓力雖不至門戶洞開,,但已無天險可仗”,。
報道認為,,解放軍最具象征意義的航母遼寧艦繞行到臺灣東部“示威”,,一方面在戰(zhàn)時可阻斷美日對臺灣可能的馳援,一方面也透過殲-15艦載機的攻擊半徑,,對臺灣重要的基地形成威脅,,“佳山和九鵬已無地理優(yōu)勢”。
據臺灣“中央社”27日報道,,在當天舉行的臺“國防部”記者會上,,島內媒體也問到“大陸這幾次動作,是否意味被視為后山的東部也遭威脅,?”臺“國防部長”馮世寬回應稱,,臺軍“之前已研究過這些問題,,‘都在我們對策之內’,,保衛(wèi)國家責無旁貸,請大家放心”,。
殲-15在遼寧艦上起降
不過馮世寬的回答當真靠譜嗎,?當天有臺灣記者問到解放軍航母遼寧艦編隊到西太平洋首次開展遠海訓練,日本一路公布相關動態(tài),,臺軍是否掌握情況,?馮世寬的回應是,臺軍確實曾派出RF-16戰(zhàn)機進行偵察,,但并不向外公布情況,,原因竟是“我們沒有必要再做這些動作(指公布航母行蹤),應隱藏實力,,而非故意展示實力,。”
臺軍應對方案靠譜嗎,?
應該承認,,馮世寬說臺軍“已經研究過這些問題”并非虛言。例如臺海軍為彌補東部地區(qū)水面艦艇的數(shù)量劣勢,,在花蓮的賀田山上秘密部署“海鋒大隊”第7中隊的“雄風-2”岸艦導彈,,可對靠近的解放軍登陸艦隊形成“飽和攻擊”。為應對未來解放軍航母形成戰(zhàn)斗力的局面,,臺軍要求花蓮基地的F-16機群需有能力將航母趕出臺灣島1000公里外,,降低對臺灣東部水域的威脅?!锻鷪蟆贩Q,,臺軍依靠可能買進的垂直起降戰(zhàn)機及“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也可“讓對手感受到壓力”,。
有分析稱,,隨著解放軍立體,、遠程和全方位打擊能力的日益完善,臺軍不僅面臨武器裝備上的落后,,還有整體戰(zhàn)略態(tài)勢的被動和應對手段的匱乏,。這樣的差距,遠不是幾個“紙上談兵”式的計劃就能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