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獨家披露,!遼寧艦航母編隊出第一島鏈遠航背后的故事
2017年1月13日,由遼寧艦與多艘驅護艦組成的航母編隊,順利完成跨海區(qū)訓練和試驗任務后返航,,實現(xiàn)了航母編隊走出第一島鏈航行訓練,。然而,在中國航母編隊步伐鏗鏘的背后,,卻有著無法想象的艱辛與汗水,。央視《面對面》欄目專訪了航母編隊司令員陳岳琪和艦載航空兵部隊參謀長張葉,聽他們講述遼寧艦航母編隊背后的故事,。
著艦好比“刀尖上的舞蹈”
“刀尖上的舞蹈”被用來比喻艦載機飛行員在空間極度有限的航母甲板上著艦的高難度和高風險,。世界范圍內艦載機的訓練代價都非常高昂,美國海軍從擁有艦載機到今天已經犧牲了上千名飛行員,,前蘇聯(lián)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fā)展航母時也付出了150多位艦載機飛行員的生命,。
張葉:艦上最大的風險就是安全問題。環(huán)境很惡劣,,甲板面很小,,而且要求很高,如果出現(xiàn)損失,,就不是一架飛機的問題,,可能會危及到艦面好幾千人的生命安全,所以說必須要準,。這種煎熬,,別人排解不了,只有靠你自己,,還是要靠自己琢磨,等到問題克服的時候,,自己心理上的壓力一下子就減輕了,。
遇到問題時感覺“很折磨人”
艦載機飛行員與一般飛行員的區(qū)別在于,需要飛行員在復雜的大洋環(huán)境下完成正常起降,。所以,,艦載機飛行員的素質和技術要遠遠高于一般飛行員。
張葉:最艱難就是在起步初期,,航母甲板只有正常跑道的十分之一不到,,寬度正常跑道的一半都不到,而且著艦點就是四根索纜,,這要求飛機每次都要很準確落到點上,。要達到這種精準度,說實話,,就像是對人的一種心理上的折磨,。
當你克服不了一個問題時,這種感覺是非常折磨人的。等把這個問題突破了之后,,技術上有小小的進步,自己就感覺很愉悅,。然而,,等到飛的時候,外界的環(huán)境變化了,,新的問題又露出來了,,就要繼續(xù)想辦法去克服。
△艦載航空兵部隊參謀長張葉
第一次上艦心情激動
在反復的心理素質的塑造過程中,,張葉他們完成了所有考核,開始在遼寧艦進行第一次起降試驗,。
記者:還記得第一次上艦嗎,?
張葉:記得。起初心態(tài)很平和,,在陸基怎么飛,我在艦上就怎么飛,。飛機掛上索以后,,就有一點小小的激動,。下飛機以后,有很多人捧著鮮花在迎接我們,,那種激動的心情,,不知道說什么好了。感覺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
保障安全“航母style”也要改進
如果把航母比作一個人的話,,艦載機就是航母的拳頭,。如何過好艦機融合關,,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課題,。遼寧艦逐漸改變了原來陸基保障的思維。例如,,為了更安全地實現(xiàn)艦機融合,,當年被稱為“走你”,火爆全國的“航母style”,已經被改進,。
陳岳琪:我們考慮到引導員離飛機很近,,也就是兩三米的距離。飛機起飛的時候,,高溫的氣流對引導員是有影響的,。飛機噴出來的尾焰溫度很高,能達到1800度,。所以,,現(xiàn)在的動作是三點支撐——手撐下去以后,頭還要低下來,,主要是為了防護,。
航母編隊司令員陳岳琪出遠門遼寧艦啟動遠航
2016年12月15日,在渤海某海域,,海軍組織航母編隊進行了實際使用武器演習,,5天之后,,航母編隊再次解纜起航,,駛向更遠更深的大洋。
記者:這次等于是要出遠門了,。氣候條件方面的準備,,我雖然不懂,但是我知道冷熱變化,,對船肯定是有影響的,,這個你們怎么做?
陳岳琪:冷熱的變化,,包括大風浪的航行,,這個對我們的整個編隊,就是個考驗,。這次由于碰到了大風浪,,感受就很深了。飛機搞調運時,,就要選擇順著浪,、頂著浪,或是壓著浪,,保證調運的安全,。
遼寧艦航母編隊跨海演訓現(xiàn)場
陳岳琪所說的風浪,實際上是深海當中的浪涌,,浪涌的出現(xiàn)不僅影響遼寧艦的操控,,更影響艦載機的起降,。2016年12月24日,航母編隊在東海某??沼蜷_展全要素訓練和試驗任務,。多批次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從遼寧艦飛行甲板起飛升空,,開展了空中加受油,、空中對抗等多項訓練任務。但是東海的風浪,,也讓所有編隊成員不得不提高警惕,。
打頭陣為大家?guī)バ判?/strong>
2017年1月2日,,天空中的云層很低,,不屬于飛行的好天氣,但艦載機飛行員要在遼寧艦上展開起降訓練,。云層低的時候,,就不能用目視著艦,要用儀表著艦,。這意味著,,在著艦之前,飛行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可能看不到航母,,只能按照儀表盤上的數(shù)字來飛,。當天上午,航渡在預定訓練海區(qū)的遼寧艦開始放飛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參謀長張葉,,是那天訓練的第一個飛行員。
記者:你畢竟是一個指揮層面的人,,為什么要第一個進行飛行,?
張葉:我想給大家做個榜樣。
記者:帶這個頭會起到什么作用,?
張葉:會給大家信心,,這種條件下能飛。我會飛完之后告訴他們應該怎么飛,,這樣他們就會準備得更細,,飛行得更安全。
著艦的感覺像是回家
伴著起飛助理標準的放飛手勢,,一架架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滑躍起飛沖向云層低垂的天空,,中國南海上空首現(xiàn)“飛鯊”身影。幾分鐘后,,張葉和戰(zhàn)友們開始返航,。
記者:在艦載機上從上往下看航母是一種什么感覺,?
張葉:就像你離開太久了,回到家的感覺,。飛機在空中的燃油是有限制的,,我要盡快按照時間節(jié)點安全降落在航母上。這種感覺就像離家久的人,,回家之前遠遠一望,,看到我家在那兒。
艦上有十個餐廳還有少數(shù)民族餐廳
其實,,除了訓練,,遼寧艦上數(shù)千名官兵的生活也存在著一些挑戰(zhàn)。例如,,艦上有十個餐廳,,可供數(shù)百人同時開飯,但是依然不夠用,。
陳岳琪:一開始運作起來就亂套了,,2000多人,一拉鈴大家出操,,通道都堵住了,。后來大家不斷研究摸索,提出分流錯峰,,工作,、休息、值班,、就餐……大家都分開,。
目前,艦上的人員由19個民族組成,。10個餐廳中也有少數(shù)民族餐廳,。
艦上的少數(shù)民族餐廳
5858海里遼寧艦完成遠航
1月12日清晨,遼寧艦編隊通過臺灣海峽,,繼續(xù)開展后續(xù)任務,。在臺灣海峽航渡期間,遼寧艦及編隊各艦艇科學組織,,精心操縱,,嚴格按照大型艦艇通過海峽的要求,加強值更執(zhí)勤,,確保了航渡安全,。
經過臺灣海峽后,遼寧艦一路北上,,最終安全駛抵青島母港,。5858海里,,陳岳琪、張葉以及所有編隊官兵完成了這一任務艱巨,,意義重大的遠航,,開創(chuàng)了我航母編隊首次跨多個海區(qū)開展艦載戰(zhàn)斗機戰(zhàn)術訓練,首次按航母編成組織全要素全流程整體訓練,,首次構建航母編隊遠海作戰(zhàn)指揮體系和保障體系,,為遼寧艦進一步形成戰(zhàn)斗力打下堅實基礎。
張葉:作為一個大國,,必須要有一種自信,。我現(xiàn)在有這個能力了,我就要給你展示,,我能走出去,。但我們不是好戰(zhàn)者,我是在正常地進行例行性的訓練和試驗,。
中國人的航母夢始于遼寧艦,,它的裝備是人民海軍從近海到遠洋的標志,。新的一年遼寧艦仍將承擔著大量的試驗訓練任務,,它也將為我國后續(xù)航母的研發(fā)建設裝備提供寶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