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護幼倡議,多年堅守承諾,,已經(jīng)超越了自身職責所系,。出于對受害家庭隱私的考慮,相關(guān)消息并未公之于眾,,因此,,公眾對此知之甚少。
林鄭密友眼中,,她“為人高尚,、有同理心、友善,、體恤別人,、而且風(fēng)趣”。這些特質(zhì),,也許可以從她的成長經(jīng)歷中找到內(nèi)在的邏輯,。
今年情人節(jié),林鄭月娥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公布丈夫林兆波寫給自己的“情書”
她也曾動情地感謝家庭:“我能夠在政府做到今日的位置,,能夠投入那么多時間,,一定是因為有家人、特別是丈夫的支持,?!?/p>
林鄭月娥非常疼愛兩個兒子,總是爭取時間一起吃飯,,還常常親自下廚做飯
出身寒門,,勤奮苦讀,熱心公益,,教會她不畏懼,、不退縮,同時又滿懷同情心,。正是這樣的特質(zhì),讓她在擔任發(fā)展局局長的5年期間,,迅速上升為炙手可熱的政壇新星,,贏得“高民望,、高效率、高政治能力”的“三高”美譽,。
“拆彈專家”
1980年加入政府,,曾任社會福利署署長,2007年被委任為發(fā)展局局長,,2012年出任政務(wù)司司長,,到今天當選香港特首,近37年的公職生涯中,,林鄭月娥以“好打得”本色深入民心,。
“好打得”,意即為人堅決強硬,,不容易低頭,。林鄭第一次展現(xiàn)出這樣的特質(zhì),是在2007年處理中環(huán)皇后碼頭的拆遷糾紛,。
2007年7月1日,,林鄭被任命為發(fā)展局局長。在發(fā)展局工作,,離不開一個“拆”字,。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個極難拆的地方,,否則,,那171.3萬人也不會一直沒有像樣的房子住。
林鄭履新不到一個月,,位于中環(huán)的皇后碼頭拆遷問題便擺上了她的案臺,。
皇后碼頭始建于20世紀初,1954年搬遷到現(xiàn)在的位置,。在殖民地時代,,它是香港唯一用于舉行儀式的公眾碼頭。2006年新中環(huán)碼頭啟用之后,,皇后碼頭面臨被清拆的命運,。由于是“老香港”的標志性回憶之一,不少人不理解為何要清拆,。一些本土派人士開始靜坐,、露宿,就連周潤發(fā)也簽名支持保留碼頭,,一時間,,輿論紛紛揚揚。
2007年7月27日,三名保育人士宣布進行無限期靜坐絕食,,直到政府承諾保留皇后碼頭,。
兩天后,林鄭月娥身著利落的白色襯衫,,單槍匹馬到皇后碼頭與上百名示威群眾對話,。她既耐心地說明,學(xué)術(shù)意見認為皇后碼頭“未達到有一個大的歷史價值”,,又誠懇地表示,,“往后我們?nèi)绻^續(xù)香港的繁榮穩(wěn)定,我們必須再前行一步”,,不遷不拆,,我做不到”。
這場“戰(zhàn)役”,,不僅沒有讓林鄭失分,,反而令她聲名鵲起。其干練的處理方式大獲贊賞,,被外界認為敢于處理棘手問題,,并且立場堅決果斷。在那之后,,“好打得”的名聲便傳播開來,,甚至有人說她是“拆彈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