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工作人員在故宮乾清門廣場檢查座椅,。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
參考消息網4月21日報道港媒稱,坐落在北京城內的故宮博物院開始大規(guī)模擴建地下庫房,,希望改善院藏珍貴文物的存放條件。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19日報道,故宮博物院收藏了180多萬件文物,,希望到2020年底將地庫面積擴大40%。
故宮發(fā)表聲明說,,擴建后的地庫將達到2.9萬平方米,,可以容納110多萬件文物。擴建后的地庫還將實現溫度,、濕度分區(qū)控制,,使不同材質的文物都能保存在最佳環(huán)境中。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告訴記者,,故宮一期,、二期地庫分別修建于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受當時技術制約,,庫內文物只能處于同樣的溫度,、濕度環(huán)境中。
報道稱,,由于地庫空間不足,,故宮目前仍有大量文物存放在地面古建筑內,據單霽翔介紹,,故宮有大量家具從未與公眾見面,,只能存放在狹小的庫房里。擴建后的地下庫房有望釋放地面空間,,便于院方開放更多展廳,。
他說:“最高的疊層放了11層。這些明清家具幾十年就在庫房里,。這次我們下決心,,遴選出2000多件,把156米長的南大庫布置出來,,設為常設家具展廳,。”
12月31日,,工作人員關閉故宮隆宗門。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
報道稱,,故宮修建于15世紀早期,,在1911年封建帝制終結以前一直是明清皇帝的居所,這里存放著包括青銅器,、漆器,、織物、陶瓷,、繪畫,、書法、宗教文物在內的各種珍貴文物,。眼下,,能夠隨時被公眾見到的故宮文物僅占故宮藏品總數的2%。
單院長表示,,新庫房還將有助于保存易碎文物,。
“新一期工程竣工后,所有的易碎文物都要進入安全的,、特制的囊匣,,而后放入抗震的密集柜保存?!?/p>
報道稱,,此次擴建工程還包括修建一條地下通道,把地下庫房和負責文物修復工作的故宮“文物醫(yī)院”連接起來,。有了這樣的新通道,,需要修復保護的文物就不必運上地面,而是直接從通道運至“文物醫(yī)院”,,更加“安全,、便捷、環(huán)?!?。
單霽翔此前還表示,故宮計劃在距離紫禁城25公里的地方建設分院區(qū),,使公眾有機會見到更多故宮文物,。(編譯/劉子彥)
10月14日,,記者們在故宮端門數字館觀看數字沙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