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銳說|外媒曝光的這個中國丑聞,,我們無力辯解!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道(文/小銳)
馬拉松,,在中國真的正在被異化嗎,?
至于小銳為何有此疑問,看看這幾天的新聞就知道了,。
昨天(3日),,“馬拉松選手撞線后被拽停”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一段視頻顯示,,2日舉行的南寧國際馬拉松賽上,一名埃塞俄比亞選手在率先沖線奪冠后,,被終點處工作人員一把拽停并險些摔倒,,據網友爆料:拽停舉動是為了拉冠軍去“奔跑中國”的大旗前拍照。
比賽現場視頻截圖(圖片源自《中國青年報》官微)
而僅僅一天前,,同一場馬拉松比賽也曾登上熱搜,,原因在于終點處再次出現“遞國旗”一幕:當中國選手程乾育第一個沖向終點時,他的手中飄揚著一面五星紅旗——視頻顯示,就在離終點不遠處,,一名站在護欄外的工作人員為他遞上了國旗,。
而這也是繼半個月前中國選手何引麗在蘇州馬拉松賽道上被兩次遞國旗繼而引發(fā)廣泛爭議后,馬拉松再度成為熱點話題,。
但,,如果說拽停運動員、兩次遞國旗點燃的還僅僅是國內輿論,,那么一周前在深圳南山半馬賽場上的“集體抄近道”一幕,,則讓中國馬拉松亂象“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英國《獨立報》在報道中詳細描述了當時的混亂現場:總計違規(guī)選手人數258人,,其中偽造號碼布18人,替跑3人,,其他違規(guī)行為選手人數237人(其中穿越綠化帶抄近道人數46人)……
而鑒于作弊人數之多,、作弊方式之多樣,美國《華盛頓郵報》以“極度羞恥”形容了深圳半馬比賽中所產生的丑聞,,并在文章中將其與2015年波士頓馬拉松比賽中的重大作弊丑聞相提并論,。
香港《南華早報》如此別有意味地總結這場集體作弊:“盡管馬拉松在中國還是新興事物,但選手們作弊的手段卻已經很老練了,?!?/p>
報道還稱,對于比賽中的作弊行為,,中國組織者拿出的有力應對方式是更先進的科技手段,,例如人臉識別技術等。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注意到,,亂象的產生與馬拉松在中國的空前興起不無關系:中國今年舉辦了將近1100場馬拉松和公路賽,,在2011年,這個數字還只是22場,。
而伴隨數字猛增的,,則是馬拉松組織和賽事本身的過度密集化、商業(yè)化,、噱頭化:發(fā)令槍響,,跑馬隊伍里印著各式品牌和名稱的旗幟飛揚,已經成為中國馬拉松賽場上司空見慣的一幕,;而此前何引麗“遞國旗”事件更一度牽扯出“介紹黑人選手到處參加馬拉松拿獎后分成”的行業(yè)內幕……
種種畸形現狀之下,,無怪乎有外媒用“蒙眼狂奔”形容當下中國的跑馬狂潮了。
無論如何,,“丑聞”造成的影響已難消彌,。而其中最令人遺憾的恐怕是,,在一次次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時,所謂馬拉松背后的體育精神,,也許已經被外界的質疑和嘲笑消磨殆盡,。
值得一提的是,3日晚間,,南寧體育局工作人員對“工作人員拽停選手”一事作出官方回應稱,,當時工作人員的動作是在扶運動員,目的是為了保護選手,,網傳的和大旗合影等內容不實,。
這一回應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fā)網友一邊倒的駁斥,認為該回應不能服眾,,并紛紛表示:再這么下去,,馬拉松在中國可能要被毀了。
此時,,小銳只想說,,網友的心聲已經表明了一切——接下來,該是“讓運動員輕松奔跑,,讓馬拉松回歸本心”的時候了,。
(執(zhí)筆/丁揚)
2018“漢語橋—美國校長訪華之旅”成員在北京語言大學進行課堂體驗,。(北京語言大學供圖) “我們來做一個測試,在座的訪華團成員會用中文說‘謝謝’‘中國’‘再見’嗎……非常好,,恭喜大家通過測試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特寫:中國“核司令”,,并未遠行…… 新華社記者于曉泉 11月21日,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 程開甲同志的遺體安臥在鮮花翠柏中,告別者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