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3月23日報道,,當天,,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意大利總理孔特共同見證下,中意雙方代表交換關于796件套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的證書,。這是近20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中國文物藝術品返還,,開創(chuàng)了中意兩國文化遺產合作的新里程,更為國際合作開展流失文物追索返還樹立了新的范例,。
2007年,,意大利文物憲兵在本國文物市場查獲一批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藝術品,隨即啟動國內司法審判程序,。中國國家文物局得知相關信息后,,立即開展流失文物的追索返還工作。歷經(jīng)10余年漫長追索,,2019年年初,,意大利法院最終作出向中方返還796件套文物藝術品的判決。
這次“回家”的796件套文物時間跨度長達5000年,,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民國時期,器物種類多樣,,保存狀況較為完好,,總體價值很高,是中國歷史各時期生產生活場景,、精神生活面貌,、文明發(fā)展進程的實物見證。
意大利為何選擇此時向中國返還796件套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
其一,,此時正值習近平主席訪意期間,意方以此向中方表達友好,。其二,,與向中國返還796件套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舉動相隨,中意雙方還簽署了多份有關文化遺產的合作文件,,包括關于防止文物非法進出境的諒解備忘錄和關于世界文化遺產地結對的諒解備忘錄。這些都表明中意決心加強文化交流,。
中意兩國歷史上都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都為世界文明作出過重大貢獻。中國和意大利是東西方文明的發(fā)祥地,。最早到中國進行文化交流的馬可·波羅和利瑪竇都來自意大利,。近年來,意中兩國人文交流日益密切,,迎來了黃金時期,。
意大利返還中國文物,,同時也等于打了英國一記耳光。去年英國公開拍賣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中國提出質疑,,英國竟回應稱“這是英軍的合法報酬”。英國口口聲聲自己是“世界文明典范”,,卻將搶劫的文物稱為“合法報酬”,,令人很是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