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央視新聞客戶端15日消息,,島內(nèi)即將舉辦所謂“四項公投”,,民進黨當局及蔡英文等人聲稱,,“若進口美豬不通過,臺灣經(jīng)濟將回到過去被鎖在中國的困境”,,并稱所謂“四個不同意,就是不同意中國并吞臺灣”,。
對此,,在今天(15日)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發(fā)言人馬曉光表示,,這幫政客又在偷換概念,,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萊豬不等于全部美豬,前者對人體有害,,大陸都不進口,,臺灣為什么要進口?臺灣本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何來“并吞”之說,?他們?nèi)绱艘苹ń幽荆窃谛呷枧_灣民眾的智商,,何其無恥,!
馬曉光指出,近來,,民進黨當局為一己私利,,又在使出慣用的伎倆對“四項公投”進行政治操弄。他們一方面與美,、日等親臺政客勾連恐嚇臺灣民眾,,另一方面又故意“碰瓷”大陸,借此制造“反中”民粹,,掩蓋其傷害臺灣民眾利益,、甘愿被外國勢力予取予求的本質(zhì)。臺灣同胞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這種政治操弄所蒙蔽,。
馬曉光(資料圖)圖源:人民視覺
年底“四大公投”案攪動臺灣政壇
據(jù)新華社此前報道,12月18日,,臺灣地區(qū)將就“重啟核四”“反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等4項“公投”案進行投票,。隨著日期臨近,“四大公投”議題本周持續(xù)引爆,,成為島內(nèi)政黨攻防和社會輿論的新熱點,。
何謂“四大公投”?
“重啟核四”案由“核能流言終結(jié)者”創(chuàng)辦人黃士修領(lǐng)銜提案,,理由是:2018年“以核養(yǎng)綠”的“公投”通過,,民進黨當局“非核家園”政策已被多數(shù)民意否決,但至今仍一意孤行,,以核廢料無法處理,、第四核電廠重啟耗時久等理由蒙騙民眾,,拒絕落實“公投”民意。
“反萊豬進口”案由中國國民黨“立委”林為洲領(lǐng)銜提案,,理由包括:民進黨當局宣布自2021年元旦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國豬肉進口,,決策過程刻意回避監(jiān)督,形同“黑箱”,;人民健康不能成為利益交易籌碼,。
“公投綁大選”案由中國國民黨“立委”江啟臣領(lǐng)銜提案,理由包括:可提高投票率,、減少行政成本,;本為民進黨重要主張,民進黨不應(yīng)忘記初衷,。
“珍愛藻礁”案針對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由環(huán)保人士潘忠政領(lǐng)銜提案。2020年3月接收站工程作業(yè)船斷纜,、擱淺,,藻礁生態(tài)疑遭破壞,引起社會關(guān)注,。環(huán)保團體與民眾同年12月發(fā)動“公投”連署,。
綠營“臺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diào)顯示,在“若明天投票”情況下,,“反萊豬進口”“珍愛藻礁”“公投綁大選”三案同意票均呈壓倒性優(yōu)勢,,傾向同意的比例分別為68.1%、47.7%,、57.4%,,傾向不同意則分別為25.7%、29.6%,、34.2%,;“重啟核四”案也是傾向同意票領(lǐng)先,達46.7%,,而6個月前傾向不同意的比例高于同意,。
“四大公投”引發(fā)政壇風暴
上述民調(diào)公布隔天,臺當局領(lǐng)導人蔡英文在民進黨內(nèi)會議上直批“國民黨把‘公投’操作成黨同伐異的工具”,,提出“四個不同意,,臺灣更有力”行動計劃,,包括舉辦百余場“公投”說明會,,要求所有黨公職人員全力捍衛(wèi)“四個不同意”。
“四大公投”何以讓民進黨如此警覺,?臺媒一語道破“玄機”:“臺灣基進黨”的“立委”陳柏惟在民進黨力挺下23日仍遭罷免,,指向執(zhí)政黨問題的“四大公投”議題隨即引爆,,民進黨當局將面臨一場信任危機。有報道稱,,陳柏惟罷免案通過后,,民進黨內(nèi)緊急開會,決定提前全面應(yīng)戰(zhàn),,全力進行政治動員,。
“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若民進黨“四大公投”慘敗,,從臺行政機構(gòu)負責人蘇貞昌到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將“三位一體”遭到嚴重打擊,。民調(diào)中四項“公投”支持者相當程度是跨黨派,一面倒是因為年輕,、高學歷,、跨黨派支持者選擇站在民進黨對立面。
“四大公投”風雨欲來,,島內(nèi)輿論如何評估,?
連日來,島內(nèi)媒體集中批評民進黨對“四大公投”的說法與事實不符,,且完全忘了自己曾經(jīng)的主張和作為,。
《中國時報》評論指出,除“核四”議題是民進黨一直反對的,,其余3項都是其在野時極力主張的,。民進黨想說服民眾投出4張不同意票,但這無異于打自己耳光,。
島內(nèi)輿論提到,,馬英九執(zhí)政時期,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主導反對“毒?!边M口的大游行,,而民進黨執(zhí)政后未經(jīng)溝通即擅自開放“萊豬”,實屬食言而肥,?!堵?lián)合報》社論指出,如此搖擺反復,,犧牲農(nóng)民利益,,罔顧民眾健康,何以說服大眾,?
民進黨過去把“公投”奉為神主牌,,2017年修法降低“公投”門檻,未料隔年與“九合一”選舉合并進行的“公投”案達十項之多,,并有七項過關(guān),,蔡當局極為難堪,,于是又修法“脫鉤”。這種把法律當成墊腳石搬來搬去的做法,,怎能不讓民眾憤怒,?“藻礁”與“核四”兩案,則可視為民眾對蔡當局不合理能源政策的不信任投票,,當局一意孤行,,臺灣極可能陷入長期缺電危機。
臺灣學者柳金財認為,,民進黨的私利算計及雙重標準,,一步步侵蝕其執(zhí)政正當性。自由撰稿者余睿明指出,,民進黨前后不一的主張與作為多到罄竹難書,,視法律如無物,視輿論批評如敝屣,,讓臺灣社會走進“不問是非,,只看顏色”的死胡同。媒體人彭蕙仙指民進黨是變色龍,,多行不義,,在“公投”中被反噬“也是剛好”。
《聯(lián)合報》指出,,民進黨當局必會將“四大公投”打成“藍綠對決”,,并升高為“國家認同及反中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但這樣做未必能得逞,,執(zhí)政者操弄過度,,極可能引起民眾嫌惡而收到更大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