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
一個所有中國人必須銘記的日子
1931年9月18日22時20分許
日軍炸毀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
卻反誣是中國軍隊所為
并以此為借口突然進攻
北大營和沈陽城
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爆發(fā)
當時的國民政府
竟下令“不抵抗”
700多人的日軍
打得北大營7000多名官兵丟盔棄甲
北大營和沈陽城
在一夜之間就淪陷了
這是1931年9月19日,日軍在沈陽外攘門上向中國軍隊進攻(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
日軍長驅直入
不到半年光景
東北淪喪殆盡
此后的14年間
超過3500萬同胞傷亡
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
……
望不盡的山河破碎
數不完的血淚與苦難
圖為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軍裝甲部隊侵入沈陽市,。
面對殘暴的侵略者
英勇頑強的中國人民
從不曾低下高昂的頭顱
愛國救亡運動迅速席卷全國
九一八事變次日
《中共滿洲省委
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滿洲宣言》
鋪滿了沈陽的大街小巷
1931年9月20日
中共中央發(fā)表
《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
發(fā)出抗日號召
14年抗日戰(zhàn)爭中
愛國將士
浴血奮戰(zhàn),、視死如歸
各界民眾
萬眾一心、同仇敵愾
圖為楊靖宇同志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
楊靖宇率領東北軍民
與日寇血戰(zhàn)
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
最后孤身一人與日寇周旋
戰(zhàn)斗幾晝夜后
壯烈犧牲
日軍將楊靖宇遺體解剖后
發(fā)現其胃腸里一粒糧食也沒有
見到的只有
未能消化的草根,、樹皮和棉絮
圖為趙一曼和兒子,。新華社發(fā)
“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
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
希望你,,寧兒啊,!
趕快成人……”
趙一曼離開幼子
赴東北前線抗日
一次激戰(zhàn)中她受傷被俘
帶著對兒子的無限牽掛
趙一曼從容就義
那一年
她只有31歲,,兒子7歲
趙尚志像(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
“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趙尚志,!”
這是當時日軍對他充滿敬畏的評價
趙尚志率部隊征戰(zhàn)松嫩平原
打破了日偽軍一次次的
重兵“討伐”和“清剿”
重傷被俘后
面對敵人威逼利誘,、嚴刑拷打
他狠狠瞪住敵人,痛罵敵寇
殘暴的日軍割下了他的頭顱
這是位于牡丹江市江濱公園的“八女投江”群雕。新華社記者王建威攝
她們當中
年齡最大的23歲
最小只有的13歲
花一般的年紀
她們?yōu)槭刈o家鄉(xiāng)而戰(zhàn)
1938年10月
為完成掩護大部隊突圍的任務
壯烈犧牲在了冰冷的河水中
她們的名字是
冷云,、胡秀芝,、楊貴珍、郭桂琴
黃桂清,、李鳳善,、安順福、王惠民
大江南北
長城內外
四萬萬人齊蹈厲
同心同德一戎衣
我們不會忘記
一代代英雄兒女的英勇抗爭
向先烈致敬,!
這是2021年9月18日拍攝的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
91年過去了
戰(zhàn)爭的硝煙雖已散去
但這刻骨銘心的屈辱
我們從未忘記
更不敢忘記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今日之中國
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
踏上了新的偉大征程
居安仍要思危
盛世更需警鐘
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
吾輩自強
出品人:劉健 徐姍娜 錢彤
監(jiān)制:周紅軍 劉加文
策劃:劉洪
監(jiān)審:牟彥秋 梁甜甜 程淼
創(chuàng)意:貴婷
設計:查如倩
校對:董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