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廣袤的北方還寒意猶存
南方已經(jīng)感受到融融春意
春天在哪里?
就在那片金黃色的油菜花中啊
跨越30多個緯度40多個經(jīng)度
油菜花開啟了長達半年的“春”之旅
成為一道絢麗的景觀
油菜作為食用和油料作物
其花朵的觀賞性也越來越多被大家關(guān)注
油菜花是如何逆襲成觀賞花
又是如何在中華大地上緩慢“遷徙”的呢
一起來了解
↓↓↓
油菜花的逆襲之路
油菜花能成為觀賞花,,還真是個意外收獲,。長久以來,油菜被當成蔬菜食用,,被叫作蕓薹菜,,“薹”,其實就是花莖,。
△油菜是馴化植物,,由十字花科蕓薹屬的若干品種組成,一般分為芥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甘藍型油菜(圖源:中國國家地理)
到了宋朝,,人們開始為了榨油而種植油菜。明清時期,,人們大規(guī)模種植油菜,,取籽榨油食用,菜籽油逐漸成為我國主要食用油之一,,也是中國四大油料作物(油菜,、大豆、花生和芝麻)之一,。
曾經(jīng)“平平無奇”的油菜花何以在觀賞花的世界成功逆襲呢,?
油菜越來越受歡迎,不僅因為它可以榨油,還因為它具有“好養(yǎng)活”的特性:油菜喜涼耐寒,,適應(yīng)性強,,中華大地上到處都是它們的身影。從南至北,,長途跋涉30多個緯度,;從西到東,橫跨40多個經(jīng)度,,即使是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油菜花也毫不畏懼。
當中國到處都種上了油菜,,人們才驀然發(fā)現(xiàn),,一直被忽略的油菜花,成為花海后竟然這么壯觀,。
在油菜花?!俺L待機”的春天
在我國,油菜生產(chǎn)根據(jù)播種時間分為兩大區(qū)域,,冬油菜區(qū)和春油菜區(qū),。
一般來說,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高于零下10℃的地區(qū),,為冬油菜區(qū),。冬油菜通常于前一年秋天播種,等到次年大地春回時開花,。冬油菜的主要產(chǎn)區(qū)分布在我國南部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四川盆地、關(guān)中平原和黃淮平原等地,。
在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低于零下10℃的地區(qū),,油菜不能安全越冬,只好改為春種秋收,,稱為春油菜,。大體說來,我國的西部,、北部和東北地區(qū),,種植的都是春油菜。
相對應(yīng)的,,油菜花的花期也分為了春花和夏花,。因此,油菜花以“接力”的形式,,從初春到仲夏,,從東南到西北逐漸“遷徙”,。
早春二月,油菜花越過了北回歸線,,來到了北緯25度以南的閩南、兩廣和滇南,,漫山遍野都是油菜花金黃的身影,。油菜花海在這里拉開了春天的序幕。
△云南保山萬畝油菜花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