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破土而出
薄如蛋殼
被譽為世界制陶史上的巔峰之作
三個看點帶你認識黑陶蛋殼鏤孔高柄杯
最薄處僅有0.2毫米
它是世界上最薄的陶器
黑陶蛋殼鏤孔高柄杯一般由
盤口,、杯部、器柄,、底座四部分組成
高度15~20余厘米
平均厚度0.3~0.5毫米
最薄處僅有0.2毫米
重量有數(shù)十克
因為薄如蛋殼
所以也被稱為“蛋殼陶”
△不同形制的蛋殼陶杯。
蛋殼陶“不施粉黛”
偶有簡單的鏤空花紋
但是它的陶質(zhì)細膩表面光亮
敲擊有金屬聲
所以人們形容它:
“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
掂之飄忽若無,,敲之錚錚有聲”
△臨沂市博物館展廳中的蛋殼陶“大家族”部分成員,。
憑借又輕又薄的“身材”
蛋殼陶成為世界上最薄的陶器
它的出現(xiàn)標志著古人制陶技術(shù)
達到史前制陶業(yè)的最高峰
4個“奇跡”
讓它成為龍山文化“小隊長”
山東龍山文化泛指黃河下游地區(qū)
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
據(jù)測算其年代距今約4600—4000年
△出土蛋殼黑陶主要遺址分布示意圖,。
在龍山文化的陶器中
黑陶最具代表性
蛋殼陶以0.2毫米的極致工藝
占據(jù)“小隊長”之位
01
碳顆粒
△“滲碳”,就是在窯內(nèi)制造煙霧,,封閉窯爐所有通氣孔,,使窯爐內(nèi)缺氧,這樣煙霧中的碳顆粒就會逐漸滲入陶胎中,,形成黑陶,。
經(jīng)檢測蛋殼陶中含有相當數(shù)量的碳顆粒
而且它的形成方式
與現(xiàn)代碳纖維有相似之處
02
快輪工具
在許多蛋殼陶上
可以看見極其細密的同心圓拉坯痕跡
說明制作時使用了快輪拉坯技術(shù)
△制陶人在拉坯機上進行拉坯工序,。
因此有專家認為
制作蛋殼陶的快輪工具
是世界上最早,、最精密的手工機械
03
超薄陶胎
現(xiàn)代制陶技術(shù)顯示
順利拉出厚度0.2~0.5毫米的陶胎
幾乎不可能
但是4000多年前的人做到了
04
吸水率極低
多次儀器檢測顯示
蛋殼陶吸水率約為萬分之十四
意味著它可以盛放液體
絕版“黑科技”
現(xiàn)代人無法完美復刻
專家們通過大量的模擬實驗
推測出蛋殼陶“制作秘籍”
總結(jié)起來可以說是
步驟復雜,、技術(shù)精湛、周期漫長
到了龍山文化末期
蛋殼陶逐漸走向衰落并消失
△白色部分為修復痕跡,。
對于現(xiàn)代人而言
將蛋殼陶碎片修復成型已不容易
完美“復刻”更是難上加難
最樸素的材質(zhì)
邂逅了最巔峰的工藝
4000多年前的蛋殼陶
如同破土而出的生命
孕育出中華源遠流長的陶文化
用土與火書寫著中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