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文物局從美國成功追索被盜流失的西周豐邢叔簋,。1月28日,文物在專人護送下,,搭乘航班安全運抵北京,,結(jié)束其40年的海外漂泊歷程,重歸祖國懷抱,。29日,,經(jīng)組織專家實物鑒定,并與歷史檔案照片,、拓片資料反復(fù)比對核驗,,從造型風格、裝飾工藝,、銘文書體,、銹蝕面貌、傷殘痕跡等方面綜合判定,,該簋是豐邢叔簋原器,,為一級文物。
△西周豐邢叔簋(guǐ)(國家文物局供圖)
△豐邢叔簋上腹部飾有一周竊曲紋,,腹下部飾瓦楞紋(國家文物局供圖)
西周青銅工藝高超18字銘文寫了啥?
豐邢叔簋于1978年在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zhèn)一處西周晚期青銅器窖藏出土,,通高18厘米,,口徑21厘米,腹深12厘米,,重6千克,。腹鼓,斂口,,上腹飾一周竊曲紋,,腹下部飾瓦楞紋,圈足下接獸首三扁足,,雙耳上端均飾卷鼻獸首,是典型的西周青銅器形制,,具有簡潔而莊重的時代風格,。此簋內(nèi)底鑄有銘文3行18字(含重文2個)“豐邢叔作伯姬尊簋,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書法藝術(shù)精湛,。器物制作工藝反映了西周青銅器高超的鑄造水平。1984年11月被盜,,流失海外,。
△豐邢叔簋雙耳上端均飾卷鼻獸首,,造型別致(國家文物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