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是宇宙形成之初就存在的最古老也最原始的基本粒子,,攜帶著非常多重要的神秘信息,,研究中微子對于認識宇宙和我們現(xiàn)存的世界物質(zh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國際最前沿的基礎(chǔ)科學(xué)。由于中微子難以探測,需要巨大的探測器。今天(10月11日),位于地下700米的大科學(xué)裝置——江門中微子實驗建設(shè)取得重要進展,,江門中微子實驗有機玻璃球建成。而江門中微子實驗探測器上非常關(guān)鍵的設(shè)備之一,,金燦燦像燈泡一樣的光電倍增管,,將會在下個月完成全部安裝。
經(jīng)過允許,,我們的記者沿著有機玻璃球的外部軟梯,,攀爬到了有機玻璃球的頂部,獨家探訪了光電倍增管的黃金世界,。
總臺央視記者帥俊全:我后面就是綠色的防撞網(wǎng),科研人員要每天爬到頂上,,太不容易了,。
總臺央視記者帥俊全:這上面真的別有洞天,,我們是來到了光電倍增管的世界,,等于我們現(xiàn)在是在這個有機玻璃球的上面是吧?
江門中微子實驗光電倍增管系統(tǒng)負責(zé)人中國科學(xué)院高能所研究員秦中華:對,,我們在有機玻璃球的外表面,腳下就是有機玻璃球了,。
總臺央視記者帥俊全:倍增管跟有機玻璃球之間,我看沒有多少距離,。
秦中華:大概就1.4米。所以我們?nèi)耸钦静恢钡摹?/p>
總臺央視記者帥俊全:大大小小的光電倍增管,,就好像真的是科學(xué)的眼睛一樣等待著中微子的到來,太震撼了,。
秦中華:實際上我們把光電倍增管就是比喻成探測中微子的眼睛,,因為中微子發(fā)出來的光我們用肉眼是看不見的,只有通過光電倍增管才能夠探測得到,。
總臺央視記者帥俊全:這個倍增管有大有小,到底有多少倍增管,?
秦中華:大的光電倍增管直徑是20英寸的,,我們一共有2萬支,,目前還沒安裝完,然后小的光電倍增管3英寸的,,這個我們有更多,,有2.5萬只。
總臺央視記者帥俊全:為啥有大有小,,要這么設(shè)計和排布?
秦中華:整個球面上的75%的覆蓋率是由大的光電倍增管貢獻的,,小的光電倍增管一個是增加一點覆蓋面積,另外一個大的光電倍增管有時候測量不是非常準確,,需要靠小光電倍增管來做一些標定,,這樣大的光電倍增管的測量結(jié)果就更加準確了。它都是有唯一的編號,,它就必須裝在這個位置,。
總臺央視記者帥俊全:相當(dāng)于45000只光電倍增管,,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位置,。
秦中華:如果互換了的話,,本來光電倍增管應(yīng)該在這個位置測量出的數(shù)據(jù),,我們認為是在另外一個位置,這樣我們測量就搞錯了,。
總臺央視記者帥俊全:我還有一個問題,我們所在這個位置最后都會是注入純水的,,在使用過程當(dāng)中,,萬一其中的某一個倍增管壞了,會影響到探測嗎,?
秦中華:我們在運行的時候?qū)怆姳对龉艿膿p壞率或者失效率是有嚴格的要求的,每一年不能超過千分之一,。所以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我們在安裝之前就對光電倍增管在地面上的實驗室里面進行了非常嚴格的檢測,對它做最后一次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