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宇航技術總監(jiān)廉潔:未來還要開展火箭的模態(tài)試驗,,二級和一級的動力系統(tǒng)試車,這兩項試驗完成之后,,我們就具備了轉往飛行試驗階段的一個條件,,就開始正式進入首飛倒計時。
力箭二號:箭船配套研制新模式
火箭和飛船就像交通工具和乘客,,研制團隊不同,,研制流程不同,但是對于同屬于低成本貨運系統(tǒng)的兩方來說,,就需要有更緊密的配合,,這對于傳統(tǒng)的研發(fā)模式帶來了新的改變。
李新宇是中科宇航的副總裁,,長期從事火箭的研制工作,,他告訴記者,傳統(tǒng)的運貨服務是空間站需要貨物,,要提前訂購貨船和火箭,,各自付費,而輕舟貨運飛船采用“貨到付款”的方式,,物資送達空間站,,按照物資重量付費,運費中就包含了貨船和火箭的費用,,這樣就將火箭和飛船的利益捆綁在了一起,。
中科宇航副總裁李新宇:采購發(fā)射服務,,也就是采購這么多載荷,就給這么多服務費,,這是一種新的方式,。比如說這次工程總體就是明確了兩個飛船的方案,由兩個飛船去選擇火箭,,那么火箭在比對方案優(yōu)化過程中,,就要拿自己的優(yōu)勢來說話,拿自己降低成本的真金白銀來說話,,這樣對我們提出了一個更高的挑戰(zhàn),。
采購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生產流程的改變,,力箭二號在研制過程中,就和“輕舟”貨運飛船在結構設計,、操作流程,、測試、測控等方面開展了一體化的工作,。針對輕舟貨運飛船冷鏈運輸的要求,,進行了發(fā)射流程的大幅縮減。
中科宇航技術總監(jiān)廉潔:冷鏈運輸的時間點非常苛刻,,我們做了相應的船和箭一體化的聯合的優(yōu)化設計,,還有在飛行過程當中,我們火箭和船的一體化的測控,,發(fā)射周期得到了極大簡化,,發(fā)射成本得到了極大降低。
專家:低成本高要求“輕舟”應用場景廣闊
研制低成本貨運飛船是一個巨大考驗,,因為它必須在確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實現成本大幅降低。專家表示,,中國商業(yè)航天的快速發(fā)展,,具備了應對這種挑戰(zhàn)的底氣,未來低成本貨運還會有更豐富的應用場景,。
總臺央視記者李寧:低成本貨物運輸系統(tǒng)的技術指南,,對運力、成本,、安全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例如,,要求貨物運輸航天器密封艙貨物上行能力不小于1.8噸,;貨物運輸成本不大于1.2億元/噸;具備受控再入大氣層的能力等等,。
國際宇航聯合會空間運輸委員會主席楊宇光:我們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一般的飛行器有變軌的能力,,有控制自己姿態(tài)的能力,就可以了,。而對于要給空間站送貨的飛行器來說,,它不但要有常規(guī)的姿態(tài)控制和軌道控制能力,,還要具備三個自由度的前后上下左右微調的能力。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才能夠精確地去接近空間站,,才有可能去和它對接或者說靠泊,這也是一個必要的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