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以來開庭審理省部級以上高官32名 14人獲刑
本報記者 蔡長春 本報見習記者 李豪
10月19日,,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分別對山西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聶春玉和山西省委原常委,、統戰(zhàn)部長白云公開宣判,,兩人均因受賄罪分別領刑15年和12年,。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前夕,再有兩名老虎塵埃落定,。
《法制日報》記者梳理發(fā)現,,今年以來被提起公訴的省部級以上官員中,已開庭審理32人,,14人獲刑,。十八大以來已獲刑的原省部級官員上升至34位。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認為,,今年以來,,人民法院、檢察機關加大查辦職務犯罪大案要案力度,一大批落馬高官進入司法程序,,被檢察機關起訴到法院開庭審理,,并判處刑罰,對腐敗分子形成有力震懾,展現了中央從嚴治黨的堅強決心,。
20天內“八虎”獲刑
9月3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廣東省委原常委、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受賄案,,對被告人萬慶良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山東省委原常委,、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受賄案,,對被告人王敏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
據了解,,自3月30日海南省原副省長冀文林被判刑后,,只有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zhàn)部原部長令計劃和中央軍委原副主席郭伯雄獲刑,,而郭伯雄宣判后長達兩月的時間里,,再無新的省部級官員獲刑。萬慶良案和王敏案的宣判則開啟了這一輪密集宣判“大老虎”的序幕,。
在隨后的20天里,,又有全國人大環(huán)資委原副主任委員白恩培,中國科協原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申維辰,,海南省原副省長譚力,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金道銘以及聶春玉,、白云6人的案件先后宣判,。上述8人中,一人獲刑死緩,,4人被判無期,,其余三人均為有期徒刑,。
司法機關對“老虎”審判工作的密集推進,也被專家視為六中全會召開前進行的“預熱”,。
莊德水說,,按照時間推移和辦案程序逐步推進,這批案件已經到了應當宣判的時間點;另一方面,,六中全會召開在即,這樣一批高官被公開宣判,,正好契合了中央從嚴治黨的基調,,為會議的召開營造了聲勢,傳遞出了誓要與腐敗斗爭到底的堅強決心,。
據統計,,在今年獲刑的14名原省部級以上高官中,只有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原副主任楊剛,,公安部原黨委副書記,、原副部長李東生,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原黨組副書記,、原副主任譚棲偉和冀文林,、萬慶良等5人在2015年開庭受審。其余9人的案件均在今年新開庭審理,,其中令計劃案從6月7日開庭審理到7月4日宣判不足一月,,用時最短。
據了解,,今年獲刑的14名原省部級以上官員中,,除令計劃案的犯罪事實、證據涉及國家秘密,,郭伯雄案件中一些犯罪事實證據涉及軍事秘密為不公開開庭審理外,,其余均為公開開庭審理,14人均表示認罪悔罪,,服從判決,。
終身監(jiān)禁首次適用
10月9日,河南省安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白恩培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對被告人白恩培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zhí)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在其死刑緩期執(zhí)行2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jiān)禁,,不得減刑、假釋。
據了解,,曾擔任云南省委書記長達十年的白恩培受賄金額達到2.46億,,創(chuàng)下了十八大后落馬“老虎”受賄金額的最高紀錄,同時他也成為刑法修正案(九)自去年11月1日施行以來被判終身監(jiān)禁的第一人,。
莊德水說,,白恩培受賄數額特別巨大、犯罪情節(jié)特別嚴重,、社會影響特別惡劣,、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以上都是對其判處“終身監(jiān)禁”的重要依據。終身監(jiān)禁的運用,彌補了直接死刑過重而無期徒刑過輕的問題,,在慎用死刑已成為常態(tài)的當下,,成為對巨貪判刑的一個重要選擇,也將成為司法機關加大對腐敗懲治力度的一個趨勢,。
除被判死緩的白恩培,,今年以來還有6人被判處無期徒刑,分別是令計劃,、郭伯雄,、萬慶良、申維辰,、譚力,、金道銘。而在今年以前,,十八大以來落馬被判刑的20名原省部級以上高官中僅有3人被判處無期徒刑,,現在這一人數則達到了9人。
此外,,被判15年有期徒刑的有兩人,,分別是李東生和聶春玉,其余均為12年有期徒刑,。
正如莊德水預計今年將是一個“老虎公訴季”一樣,,記者梳理發(fā)現,今年截至10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網站公布的職務犯罪大要案信息多達322條,其中新增立案偵查省部級以上官員21人,提起公訴35人(未包含郭伯雄被提起公訴的信息),,提起公訴的人數已經是去年提起公訴總人數(22人)的1.5倍,。
莊德水說,從今年已開庭審理32名原省部級以上官員僅有9人獲刑的情況來看,,至少還有23人仍在等待宣判,,“老虎”審判工作的密集推進還將繼續(xù)。
公開透明彰顯正義
近日,,中央紀委宣傳部與中央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播出,,郭伯雄,、徐才厚等高官落馬之后首次在公眾面前現身。影片中諸多高官講述了自己從違紀到違法的過程和細節(jié),,受關注度之高為近年來所罕見,。
“人生都是現場直播,沒有辦法重來”,,面對鏡頭,,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李春城這樣懺悔道。李春城的話發(fā)人深省,,曾經的風光無限對比現在的鋃鐺入獄,,曾經的座上賓到如今的階下囚,貪官們的境遇令人不禁扼腕嘆息,。
將“老虎”關進籠子里,,給人民一個交代,,是反腐敗斗爭的應有之意,,而這中間飽含著無數檢察官、法官的辛勤汗水,。
從黨的十八大召開至今,,已將近4年過去,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深入反腐敗,,受到全國人民的一致稱贊,。在反腐敗浪潮中,檢察機關發(fā)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依法起訴了一大批貪官,,成為反腐敗的中堅力量。
知名檢察新媒體“@勞月”的作者岳耀勇說,,這3年多的反腐敗斗爭呈現出最大特點就是依法依紀嚴厲懲治腐敗,。紀檢監(jiān)察機關“把黨紀挺在前面”,嚴肅查處違反黨紀政紀的行為,,檢察機關充分履行偵查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的職責,,查處受賄、貪污,、瀆職等大案要案,。這種格局符合依法治國的需要,檢察機關承擔了更加重要的責任,。
岳耀勇認為,,在反腐敗日益深入的形勢下,檢察機關應該更重視偵查職務犯罪案件的質量,,規(guī)范執(zhí)法,,確保案件經得起歷史檢驗,;更重視查辦職務犯罪案件的信息披露,滿足公眾知情權,,爭取民眾對檢察工作的支持,;更重視對判決大案要案的釋法說理,讓公眾看到法律的正義力量,,爭取良好的社會效果,。
近年來,全國各地法院堅定不移懲治貪腐,,推動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充分發(fā)揮審判職能,加大對貪污,、受賄,、瀆職犯罪的懲處力度。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法院依法審理了周永康,、令計劃等大案要案,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可,,推動了中國法治化反腐不斷前行,。
知名法官自媒體微信公號“法官那些事”作者張一鳴說,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多起在全國較有影響的案件陸續(xù)開庭審理或宣判均采取公開審理的方式,。如今司法公開已經成為各界共識,對這些案件的社會監(jiān)督和輿論監(jiān)督,,也達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人民法院正通過不斷深入的司法公開,推動社會公平正義前行,。
張一鳴說,,人民法院在嚴懲貪污賄賂犯罪的同時,希望能夠加大對行賄犯罪的懲治力度,,特別是要從嚴懲治主動行賄的犯罪行為,。也希望人民法院能夠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關于嚴格懲治行賄犯罪的意見,積極提出立法建議,,推動完善相關領域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