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網事)沉重的數字:性侵兒童事件頻發(fā)背后
新華網“中國網事”記者白田田 袁汝婷 譚暢
近日,,湖南,、河北、四川等地接連曝出女童遭到性侵的事件,,刺痛著公眾的神經,。一方面,,女童遭性侵案頻發(fā)引發(fā)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兒童的生存和發(fā)展狀況有了很大改善,,犯罪嫌疑人也得到了法律的懲治,。另一方面,記者通過梳理近年來有關性侵兒童事件的一組數字,,發(fā)現保護女童的工作仍任重道遠,。這些數字背后有著無盡的傷痛。
幾乎每天一起性侵兒童案曝光
[數據]長期從事防性侵教育的公益組織——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以下簡稱“女童保護”)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至2015年三年間,全國各地被媒體曝光的性侵兒童案共968起,,受害兒童超過1790人,。2015年,曝光的性侵兒童案日均達0.95起,,幾乎每天就有1起兒童性侵事件發(fā)生,。今年,曝光的性侵兒童案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另外,,“中國裁判文書網”中相關案件出現的頻次也較高。記者查閱發(fā)現,,僅僅在10月份,,全國各地人民法院公開的猥褻或者強奸幼女案就有近10起之多。
[案例]10月底,,湖南常德市石門縣,,有舉報人在當地政府門戶網站的“縣長信箱”中留言,反映10多歲的侄女遭人強奸,,致使身心嚴重受損,。隨后,此事件在11月初被多家媒體公開報道,。石門縣公安局回復稱,,舉報人反映情況基本屬實,公安部門已受理并立為刑事案件,。11月3日,,犯罪嫌疑人被石門縣公安局依法律程序向檢察機關提請逮捕。
[記者語]隨著大量性侵兒童事件被曝光,,這一問題越來越引起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重視,。人們多么希望,在新聞的世界里,今后能夠少一些,,再少一些如此殘酷而悲傷的故事,。
12歲至14歲兒童成易受害群體
[數據]“女童保護”統計,2015年公開報道的女童遭性侵案件的受害者中,,0至7歲的有58起,;7歲至12歲的有115起;12歲至14歲的有123起,,7歲至14歲受害者占比達70%,。
[案例]“中國裁判文書網”10月公布的一起案例中,今年1月,,被告人與一名幼女在賓館等場所發(fā)生3次性關系,。經法院審理查明,被害人出生于2002年春節(jié)前后,,案發(fā)時還未過生日(即不滿14周歲),。按照刑法的規(guī)定,奸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被告人的行為構成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七個月,。
[專家觀點]“女童保護”發(fā)起人之一孫雪梅認為,12歲至14歲的學生受害人數較多,,這一定程度上說明義務教育階段對于兒童自我保護及防范性侵相關教育缺失,,并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也沒有及時補充知識,。加上身體發(fā)育等因素,,使得該年齡段兒童成為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的主要目標。
熟人犯罪占較大比例
[數據]據“女童保護”統計,,在2015年公開報道的性侵兒童案例中,,熟人犯罪有240起,占70.59%,。熟人又包括教師,、鄰居、親戚等,,其中教師性侵71起,,鄰居性侵33起,家庭成員(例如父親,、哥哥、繼父等)性侵29起。
[案例]上述湖南石門縣案件中,,根據11月4日公安部門公布的調查結果,,在當地經營農村客運車的金某某利用受害少女搭乘客運車上下學的機會,兩人相識,。2015年,,金某某在受害少女滿13周歲未滿14周歲期間,利用其年少無知,,引誘與其多次發(fā)生性關系,,涉嫌強奸犯罪。
[記者語]請告訴孩子們,,面對熟人的不當要求和行為,,不管他是親人、老師還是鄰居,,你都有大膽說“不”的權力,。父母們也要提高警惕,幫助孩子及時發(fā)現和認清身邊熟人里暗藏的危險,。
公開案件或只是“冰山一角”
[數據]社會與學界的共識是,,諸多主客觀因素造成大部分性侵兒童案難以被公開。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曾經表示,,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針對中小學生的性侵害,,其隱案比例是1比7,。也就是說,一起性侵兒童新聞的曝光,,或許意味著7起案件已然發(fā)生,。
[案例]今年4月,湖南攸縣發(fā)生一起男教師猥褻多名女童案,,涉案教師的猥褻行為長達三年卻沒有被家長發(fā)現,。有的家長得知真實情況后,也不愿聲張,、不敢聲張,。學校相關負責人在接到家長舉報后,沒有選擇報警,,而是將嫌疑人調往另一所學校了事,。
[記者語]受害者不再沉默,旁觀者不再冷漠,,這是懲戒犯罪的第一步,。一方面,要鼓勵受害者及家屬勇敢站出來,通過法律手段維權,,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另一方面,要盡快完善“強制報告制度”,,和兒童直接接觸的有關人員如果發(fā)現孩子受到侵害,,必須履行報告的義務,否則要追責,。
保護兒童任重道遠
[數據]根據“女童保護”此前對多個省份4719名學生進行的隨機調查,,有超過四成兒童對隱私部位概念認識不清,相關教育工作亟待加強,。
[案例]當前,,由政府部門、婦聯,、公益組織等舉辦的“防性侵”主題教育活動在各地開展,。今年初,重慶兒童救助基金會啟動了“困境兒童防性侵教育項目”,,計劃選取多個社團,,從每個社團中篩選20名左右的人員作為種子老師開展相關工作。此外,,這家基金會還專門開發(fā)了一套兒童預防性侵害的教材及操作手冊,。
[專家觀點]女童遭性侵,不僅暴露了家長監(jiān)護的缺失,,也折射出防性侵教育的不足,。孫雪梅認為,有的父母完全沒有考慮過孩子可能存在的危險,;有的父母在孩子懷孕很長時間才發(fā)現,,而且沒有往遭性侵的方面想;很多孩子遭到性侵后不知道該怎么辦,,這些都反映出父母防性侵意識的薄弱,。保護兒童,最重要的是“防治結合”,,尤其是提高孩子和家長的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