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1月8日電 (中國日報記者 張琰)近日,,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副局長朱宇翔在接受《中國日報》獨家專訪時表示,中國和美國將進一步加強務實司法合作,,通過便捷方式相互遣返移交逃犯,,爭取更多務實合作成果。
他表示,,兩國司法機關將及時溝通和互換相關案件信息,,繼續(xù)對一些重要追逃、追贓案件和一些個案開展聯(lián)合偵查,。
同時,,雙方將繼續(xù)推動支持“通過便捷方式相互遣返、移交逃犯”,,中美兩國絕不做逃犯的“避罪天堂”,。
近年來,由于中美兩國間沒有簽署雙邊引渡條約和兩國司法體制的不同,,大量中國職務犯罪人員外逃美國來躲避法律制裁,。
外逃的同時,這些逃犯往往通過非法手段,,如洗錢和地下錢莊等向境外轉移大量的腐敗資產(chǎn)。
今年10月,,首輪中美執(zhí)法及網(wǎng)絡安全對話在美國華盛頓舉行,,會議期間,中美雙方討論了彼此的關切和達成了許多共識,。
中美雙方同意建立追逃,、追贓聯(lián)合工作組,加強重點個案合作,。雙方還將定期會晤,,分享逃犯的最新狀態(tài)信息。
“中美就追逃,、追贓合作達成的重要共識將為雙方開展追逃追贓提供更多便利條件,,進一步加強雙方合作力度,進一步壓縮逃犯的生存空間,,”他說,。
朱宇翔說,,今年上半年以來,雙方在追逃,、追贓領域給予了對方更多支持,,進行抓捕和遣返逃犯。
“尤其是今年以來,,兩國司法機關暢通渠道,,運用便捷的方式已經(jīng)相互遣返移交了5名逃犯,”他說,。
8月16日,,應我方請求,在美國移民海關執(zhí)法局工作人員押解下,,湖北,、廣東省公安機關通緝的涉嫌詐騙高達數(shù)億人民幣的經(jīng)濟犯罪嫌疑人周某某被遣返至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朱宇翔也坦言,,由于兩國間法律體系存在差異,,以及程序的復雜性,雙方還面臨許多現(xiàn)實的困難,。中美雙方尚未簽署《引渡條約》和《犯罪資產(chǎn)分享和返還協(xié)定》,。
自2015年4月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發(fā)布“紅通”全球通緝100個中國重點外逃腐敗犯罪嫌疑人以來,已有49名被從16個國家和地區(qū)被追回接受法律制裁,,其中包括從美國追回的6名,。
2016年11月,原浙江省建設廳副廳長楊秀珠在潛逃13年后從美國主動回國自首,。2017年10月,,楊秀珠因貪污受賄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并處罰金80萬元,。
朱宇翔說,中美兩國將進一步加強務實合作,,推出一些抓捕和遣返犯罪嫌疑人的成功案例,,為以后類似的案例提供有價值的經(jīng)驗。
“目前,,美國仍然是中國籍逃犯外逃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在美國新總統(tǒng)特朗普政度上臺后,中美兩國要放下政治分歧,,抓住機遇進一步擴展雙邊司法合作,,已尋求雙方的利益共同點,”北京師范大學法學教授黃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