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8日至20日,,發(fā)生在黑龍江四地市的重度天氣污染事件,,近期終于有了處理結果。
昨天央視的《焦點訪談》披露,,當時因秸稈焚燒控制不力,,黑龍江的哈爾濱、佳木斯,、雙鴨山,、鶴崗四市的空氣指數紛紛“爆表”。PM2.5顆粒污染物濃度峰值最低的鶴崗達到776微克/立方米,,最高如佳木斯,,竟達到了1139微克/立方米。
為此,,環(huán)保部相繼約談黑龍江省農業(yè)委員會和哈爾濱,、佳木斯、雙鴨山,、鶴崗4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督促落實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措施。
尷尬
尷尬的是,,在重度污染天氣發(fā)生的前20天,,也就是9月28日,,環(huán)保部就專門召開會議,傳達中央領導同志指示精神,,要求黑龍江省等有關地區(qū)全力做好空氣質量保障工作,。不過,從效果來看,,這個“預防針”成了“耳邊風”,。
一個多月過去后,黑龍江等來的是環(huán)保部的再次約談,,以及央視《焦點訪談》的曝光。
紅色的就是火點和熱敏感點
據《焦點訪談》報道,,10月13日至31日,,黑龍江因秸稈焚燒產生的火點及熱敏感點總數就高達27714 個。10月18日至25日,,哈爾濱等4市耕地范圍內火點及熱敏感點總數分別為843個,、2190個、1205個,、471個,,相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1倍、0.87倍,、20倍,、3.3倍。環(huán)保部現場督察時,,頻頻發(fā)現大面積秸稈焚燒火點,,火勢猛烈,濃煙滾滾,,污染嚴重,,這是導致重污染天氣形成的重要原因。
雖然黑龍江省規(guī)定10月11日至11月5日實施全域秸稈禁燒,,但很明顯,,這紙禁令被視為無物。環(huán)保部批評道:省農委監(jiān)督工作流于形式,,哈爾濱,、佳木斯、雙鴨山,、鶴崗4市禁燒責任沒有壓實,,對焚燒秸稈行為基本采取放任態(tài)度。
秸稈
在這里,,不妨簡單普及下秸稈利用的一些科學常識,。
在傳統(tǒng)的農業(yè)生活中,,秸稈是一種重要的農業(yè)資源,可以肥田,,可以做飯取暖,,可以當建筑材料等等。無論是在北方還是南方,,講究物盡其用的小農經濟通常只對那些影響耕作的根茬進行簡單的燒荒,。
但隨著城市化和工業(yè)化的逐步提高,秸稈的眾多用途陸續(xù)被工業(yè)材料替代,。那這么多秸稈處理不過來怎么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燒,!不僅是黑龍江,,中國幾大糧食主產區(qū),近幾年都可以看到夏收或秋收時節(jié)焚燒秸稈的“壯觀”景象,。這成為中國空氣污染的重要成因,。
其實,秸稈的綜合利用技術也比較成熟了,,包括破碎后就地還田,;生產青貯飼料、成型燃料,;生產沼氣,,或直接進行發(fā)電供暖等。但這些都需要專業(yè)設備,、運輸儲存或基礎設施配套,,比燒荒的成本要高。對于普通農戶來說,,如果秸稈能賣一點錢,,那還不錯;要是每畝反過來要添上幾十塊錢的秸稈處理費用,,還得搭上幾個人手,,積極性能高嗎?
所以,,秸稈綜合處置工作,,政府的引導作用很關鍵,最重要的是做好規(guī)劃,,加大財政投入,,配備好秸稈綜合利用的各類設施,要讓農戶不燒秸稈還能賺到回收秸稈的錢,。這幾年,,不少地方的禁焚標語也是花樣迭出,,動不動就“抓抓抓”,雖然粗暴,,但至少說明思想宣傳在全面鋪開,。從環(huán)境衛(wèi)星今年10月的監(jiān)測月報看,全國大部分省份的火點數都較去年同期顯著下降,。但也有不降反升的,,尤以黑龍江等幾個北部省份反彈最為嚴重。
這個“反彈”可能有財政補貼上的一些困難,,但“環(huán)保數據”造假,,就是嚴重的工作作風問題了 。
據黑龍江省農委統(tǒng)計數據,,全省2016年秸稈綜合利用率60.4%,,其中雙鴨山、鶴崗兩市分別為46.9%和44.6%,,但環(huán)保部的抽查發(fā)現,兩市數據虛報水分居然分別高達90%和70%,!哈爾濱五常市農業(yè)局測算秸稈實際綜合利用率為36%,,與上報的65%也相差甚遠。
新華社哈爾濱2月11日電(記者閆睿)11日,,黑龍江省召開全省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工作會議,,這是這個省連續(xù)第二年于春節(jié)假期后首日召開此會議
原標題:鶴崗市委通報巡視整改情況:對“一煤獨大”經濟格局完成整改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緣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市鶴崗近日因幾萬塊錢就能買套樓房的消息引發(fā)全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