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老師,這錢我們不能收,我們要退還給你?!?/p>
身材柔弱的傅老師微笑著回答:“不行,。”
如今大半年過去了,當梁金華向我們講述這一幕時,淚水又不由自主從她眼角冒出,。她擦擦淚水,又和我們講起了周秀芳老師,。“寧波好人”在北斗溪鎮(zhèn)捐建希望小學的善舉,源自周秀芳老師,。
2015年3月初,68歲的寧波鄞州退休小學教師周秀芳和親戚孫紹富老人,得知1300公里外的溆浦縣需要老師支教,當即坐20多個小時的車,跋山涉水來到北斗溪鎮(zhèn)桐林小學,。當她看到10多個孩子擠在用老式磚木搭建、透風漏雨的破舊教室里讀書時,便暗下決心要為孩子們修建一所學校。
從募資捐建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始,周老師得到了自己教過的學生強力的幫助,并通過他們不斷擴大援助“朋友圈”,。以“我只是一名搬運工”自喻的周老師教育幫扶團隊,已發(fā)展至3000多人,在北斗溪鎮(zhèn)及其周邊鄉(xiāng)鎮(zhèn),已捐建并投入使用希望小學8所,在建12所,籌建1所,讓322名貧困生得到結(jié)對幫扶,累計資助達900余萬元,。
援助的范圍“滾雪球”般不斷擴大。溆浦縣教育局已與寧波市鄞州區(qū)教育部門達成交流協(xié)議,溆浦縣選派中小學校長和老師去寧波掛職鍛煉,鄞州區(qū)在寒暑假選定北斗溪鎮(zhèn)作為師生夏令營活動基地,。在勞動力轉(zhuǎn)移,、產(chǎn)業(yè)扶貧等多個領域,“寧波好人”與寧波當?shù)卣?都向溆浦伸出了橄欖枝。
“周老師引發(fā)的善舉,不僅改變了我們的教育,也讓我們當?shù)氐睦习傩帐艿搅斯奈韬驼饎?。我們這里有的平常偷懶的老百姓,看到這么大年紀還在拼命幫扶的她,連牌都不好意思,、不敢打了。周秀芳老師甚至還對我說,要是她走了,就把她埋在她第一次來的桐林希望小學的邊上,?!绷航鹑A說。
在采訪本上記錄著梁金華講述的故事,淚水不由也模糊了我們的視線……周秀芳老師,、傅萃老師,、孫紹富老人、周老師的學生張剛,還有一大批北斗溪老百姓脫口能夠說出名字的寧波好人——從未謀面的他們,卻讓我們感覺如此親切,。
在阿根廷門多薩,工人們正把葡萄運上卡車,?! ∪嗣褚曈X 阿根廷農(nóng)場正在收獲大豆?! ∪嗣褚曈X 阿根廷牧民在牧場上用套索捕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