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5日7日電 題:丹鳳遠去 “燕”影長留——上海舉辦追思會紀念電影表演藝術家王丹鳳
新華社記者許曉青,、黃揚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由已故電影表演藝術家王丹鳳在電影《護士日記》中唱紅的兒歌《小燕子》6日下午在上海電影博物館藝術影廳再度響起。
上百名文藝界人士,、影迷齊聚于此,,共同追憶電影表演藝術家王丹鳳德藝雙馨的藝術人生。
作品,、藝品,、人品,都出眾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王丹鳳2日在上海辭世的消息,,驚動上海電影界,,也令無數(shù)影迷惋惜。
從影數(shù)十年,,塑造了50多個銀幕形象,,她演活了護士長、理發(fā)師,,也曾為《紅樓夢》《桃花扇》等名著改編影片增色添彩,。王丹鳳留給影迷的第一印象是“美麗”。但她不是“靠臉吃飯”,,她的美,,與低調(diào)、勤勉,、謙遜聯(lián)系在一起,。
追思會上,上海電影界人士回憶:為了演好《女理發(fā)師》的角色,,王丹鳳曾經(jīng)到理發(fā)店里學習理發(fā),;演員大組學習時,王丹鳳也總是提前抵達,,安靜地端坐一隅,;拍《玉色蝴蝶》時,時年56歲的王丹鳳堅持每天早上4點起來化妝,,從不抱怨,。
“評判一名藝術家,主要看‘三品’——作品,、藝品,、人品,。王丹鳳老師這三方面無疑都是出眾的?!鄙虾k娪凹覅f(xié)會常務副主席許朋樂說,,王丹鳳創(chuàng)造的銀幕形象之所以影響深遠、深入人心,,源于她對表演藝術的虔誠與敬畏,。
“王丹鳳的謙卑、客氣,、對人尊重,,是你永遠不會忘記的?!鄙虾k娪凹覅f(xié)會主席張建亞說,,她一生都在堅持“一輩子要認認真真做人”,這值得每一名從藝者思考和學習,。
丹鳳在,,“有得盼”
王丹鳳在上海逝世的消息傳到八旬高齡的軍旅電影藝術家王曉棠耳畔。王曉棠痛心疾首,。平日兩人以姐妹相稱,,王曉棠撰文回憶——“有你在,有得盼,?!?/p>
6日的追思會,王曉棠雖因身體原因不能到場,,但寫下的回憶文字,,由上海電影博物館工作人員代為朗讀,現(xiàn)場觀眾聽來潸然淚下,。
王曉棠回憶,,結(jié)緣王丹鳳大姐,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幾次全國文藝界的大會期間,。兩人一見如故、相知恨晚,。兩人見面時,,王丹鳳不僅經(jīng)常叮嚀、囑托,,還承諾要“關照”這位小棠妹妹,。
直到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之際,王曉棠攜影片《大轉(zhuǎn)折》及團隊赴香港首映,,當時已經(jīng)遷居香港的王丹鳳不僅專門捧場,,還對電影團隊在港開展活動多有支持,。
王曉棠認為,王丹鳳的美麗,,世人公認,。可她的善,,超過了她的美,。善是大情懷,包含著真與悲憫,,飽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
王丹鳳生前還總是鼓勵電影界后輩“多多關心社會,,關心國家”,。滬上電影界回憶,王丹鳳常說,,“當我們開拓了眼界,,就不會過分計較個人的得失?!?/p>
讓“小燕子”長留人間
在6日舉行的追思會上,,上影演員劇團與上海電影博物館聯(lián)合放映了王丹鳳生前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護士日記》,其中由她唱響的兒歌《小燕子》在會場久久回蕩,。
當日同步展出的還有上海電影博物館館藏的《女理發(fā)師》電影海報,、王丹鳳生前穿過的藍色旗袍等。
據(jù)上影演員劇團團長佟瑞欣介紹,,王丹鳳生前工作過的演員劇團位于上海武康路的大院,,未來將迎來王丹鳳老師及其他電影表演藝術家的掌印及其紀念模具,這都將在她生前工作過的地方長久保存并展示,。
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組委會透露,,6月舉辦的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將在“向大師致敬”單元,公益放映《護士日記》2K修復版,,讓老藝術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歷久彌新,,讓“小燕子”長留人間。
新華社太原5月24日電(記者胡靖國,、王井懷)24日晚,山西省紀委監(jiān)委網(wǎng)站對外公布,,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劉冀民被開除黨籍和公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