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可不一樣。1988年,他第一次當電影導演,完成第一部作品《紅高粱》,第一次拿到國際大獎——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聽到獲獎消息,張藝謀回憶說,“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借西服?!绷魧W生們臨時給他湊,上衣、西褲,、皮鞋,三樣三種顏色,張藝謀穿著上了領獎臺,。
“當時上領獎臺也不知道說什么,不像現(xiàn)在大家都很會講,或者講得很詼諧,或者舉重若輕,或者感謝別人,那時都不知道,懵的。但我至今記得,當時我說了這么一句話:‘你們給我這個獎,意味著我和我的伙伴們可以拍出更多,、更好的中國電影,。’當時就是這樣一個心態(tài),覺得這是一個開始,這下子要好好干了,?!?/p>
一小時的專訪里,“時代”和“珍惜”是張藝謀話語中的兩個高頻詞。他似乎從未忘懷年少時因出身不好“沒有太多幻想,、不知道將來會怎樣”的迷茫,。回顧從影人生,他感慨:“總覺得是時代給了你這樣的機遇,讓你改變了命運,;不是你有多么了不起,而是時代恩賜了你,。”同齡人大都退休,自己還在創(chuàng)作,68歲的張藝謀,語氣珍而重之,。
訪談中,張藝謀偏好使用第二人稱“你”,像在指代自己,又像在抽離自己。面對陌生的記者,他當然未見得敞開心扉——畢竟,憑什么呀?但真話不全說不要緊,要緊的是說出來的是真話,、實話,、他相信的話。即便有時似乎欲言還止,或者有一點空泛,但也具有一種誠懇,。
他像一株獨自扎根的樹,有一個他自己的世界,。
以下是采訪內(nèi)容實錄。
打開一扇更大的門
存在決定意識,這句話一點都沒說錯,。就是因為時代不斷在變,人們的觀念也在不斷更新,個人從來就是隨著時代來梳理自己的所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