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烏魯木齊6月12日消息(記者蔣雪嬌 烏魯木齊臺記者王歡 實習生郜玉文)今天,,38歲的哈薩克族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包拉提在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在經(jīng)過四個多小時后,,捐獻的163毫升造血干細胞通過空運抵達河南省鄭州,,為15歲白血病少年帶來生的希望,,包拉提也成為新疆首例實現(xiàn)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哈薩克族志愿者,。
當天下午16點50分,河南省紅十字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服務隊志愿者謝中州手提恒溫箱登上飛機,,將這份沉甸甸的愛帶回河南鄭州,,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是一位罹患白血病的15歲少年。謝中州說:“我們非常感謝這位捐獻者的無私大愛,,河南鄭州的患者是一個15歲的少年,,正值青春年少,非常不幸得了這個病,,但是他非常非常的幸運,,碰到我們哈薩克族的小伙子,給了患者第二次生命的希望,,也覺得非常非常的有緣分,。”
正是這種難得的緣分,,讓新疆哈薩克族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包拉提和河南鄭州漢族白血病少年配型成功,。2011年,烏魯木齊縣哈薩克族牧民包拉提在一次獻血中采集了樣本,,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員,。今年2月1日,包拉提得到通知配型成功,,包拉提將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意愿告訴了妻子,,卻遭到妻子的反對,,包拉提說:“體檢前的時候,我給我媳婦說了,,當時她也不愿意,,最后我弟弟說服她,說新的細胞在生長出來,,營養(yǎng)要跟上,,十幾天就可以緩過來了?!?/p>
得到家人的同意后,,包拉提在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陪同下進行體檢、打動員劑等捐獻前的準備工作,。6月12日,,在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血液科包拉提進行了造血干細胞的采集,捐獻造血干細胞163毫升,,躺在病床上的包拉提說:“親屬和親屬之間都配不上,,我在新疆卻恰好配上了,這是真正的緣分,。我也高興,,救助他人是每個中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p>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救助白血病患者最為有效的方法,,目前烏魯木齊市有造血干細胞志愿者8000多人,包拉提是烏魯木齊市第24例實現(xiàn)捐獻的志愿者,,也是新疆首例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哈薩克族志愿者,。烏魯木齊市紅十字會會長尤麗多絲·斯馬依表示:“這個造干配型比中獎還難,是白血病患者能獲得重生的最主要的一個機會,。他是非常積極的愿意的去完成他這個意愿,,他是新疆首例的哈薩克族捐獻者,他的這個捐獻行動詮釋了我們民族團結(jié)的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