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貴陽6月15日消息(記者王珩 貴陽臺杜琨)6月14日,,貴陽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向媒體通報,,經過治安支隊和南明分局的共同努力,一個盤踞在貴陽三年時間制造銷售假證的一條龍犯罪團伙被徹底摧毀,。
今年4月12日,,貴陽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民警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一條制販假證的重大案件線索:一微信號為“荊敏”的犯罪嫌疑人通過微信方式招攬、承接制販假證生意,,在貴陽市南明區(qū)火車站周邊大肆開展制販假證活動,,涉嫌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犯罪,。得到這一案件線索后,,治安支隊高度重視,迅速成立專案組,,經過40多天的摸排調查,,終于查清了該團伙的犯罪事實。
5月24日,,治安支隊聯(lián)合南明分局出動10余警力,,在貴陽市南明區(qū)望城坡一出租屋內將正在制作假證的曾某、黃某成功抓獲,。記者了解到,,在現(xiàn)場,民警查獲了各種大量制假設備,,包括電腦,、打印機、掃描儀,、曬版機,、壓膜機、鋼印,、打碼機,、專門制作身份證的機器等。根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場查獲的假公章超過2000枚,,涉及各個政府機構、事業(yè)單位,、教育院校,;半成品假證1000余本,涉及身份證、戶口冊,、房屋產權證等各類證件幾百余種,。
據(jù)犯罪嫌疑人曾某交代,該犯罪團伙階層劃分明確,,分為上,、中、下三層架構,。下線在火車站周邊通過面對面的方式發(fā)放小卡片,承接制販假證生意,,隨后將買家信息通過微信傳給中層“業(yè)務人員”,,再經中層傳遞給曾某、黃某等上層制證人員,,開展制作假證,、假公章活動。假證做好以后,,犯罪團伙再經由該程序,,將假證拿給買家。該團伙在火車站周邊開展犯罪活動已有三年時間,。
記者了解到,,犯罪嫌疑人曾某有制作假證犯罪前科,出獄后,,因為無法抗拒高額利潤的誘惑,,于是又“重操舊業(yè)”。據(jù)貴陽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民警介紹,,每本假證的售價在100—200元不等,,而制作成本不超過20元。
據(jù)悉,,公安機關已抓獲犯罪嫌疑人六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現(xiàn)代的都市生活越來越復雜,,讓人們得到了許多享受,,卻并不幸福,;擁有了許多便利,卻不自由,。大家可能見過太多城市的燈紅酒綠,,摩肩接踵的高樓大廈,令人煩躁不安的噪音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