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8月20日電(記者徐步云 楊知潤)石塊組成的山丘,,經(jīng)過暴風(fēng)雨的“洗禮”后,,上山的道路混雜著碎石與軟泥,,崎嶇而狹窄。在河北省內(nèi)丘縣五郭店鄉(xiāng)東磁窯溝村,,這樣的荒山有1500多畝。照村黨支部書記劉金玉的說法,,自打有記憶以來,,這里祖祖輩輩啥也種不了。
然而,,這個在村里人眼里不可能有生機的亂石崗,現(xiàn)在卻變得郁郁蔥蔥起來,??斓缴巾?shù)臅r候,一片綠意盎然的石榴林映入眼簾,,幾個村民在其間勞作,。走近一看,一顆顆石榴果掛在枝頭,,“再等兩個月就能收了”,。
為啥幾百年來不長東西的荒山,到了劉金玉手里,,就變成青山了呢,?
不服輸?shù)臅?/font>
東磁窯溝村位于淺山丘陵區(qū),土地貧瘠,,干旱少雨,。降雨少的年份,連最“皮實”的酸棗樹都不結(jié)果,。但這里地下礦石資源豐富,,半個世紀以來,當?shù)厝丝块_山挖礦謀生,,山體被破壞得千瘡百孔,,石塊被隨意丟棄在山上,無人問津,。
2005年,,當時還在做煤礦生意的劉金玉冒出了在山上種樹的念頭。那時候,,村里鼓勵村民承包土地種樹,,大家都選在了河道,而他卻偏偏承包了500畝的亂石崗,。
“當時只是想較勁,,我就不信山上種不出樹來,沒想到這一干就是10多年?!眲⒔鹩褚婚_始以為,,山上種不活東西是因為缺水,就花錢修復(fù)了以前廢棄的一口水井,。結(jié)果,,“管護大半年,下完雪樹苗還是被凍死了,?!?/p>
2013年,劉金玉當上了村支書,。第二年,,他帶著村黨委班子去“富崗”蘋果的產(chǎn)地——內(nèi)丘縣崗底村“取經(jīng)”。
“秘密”其實很簡單,?!叭チ瞬虐l(fā)現(xiàn),他們那兒種樹前都要換一遍土,,所以果樹不僅能活,,還長得好?!眲⒔鹩袢绔@至寶,,回村后就開始四處找黃土,雇用村民挖溝槽,,填土造林,。
偶然一次,劉金玉在網(wǎng)上了解到石榴適合當?shù)氐沫h(huán)境,,就馬不停蹄地跑到陜西,、山東、河南等地買苗,,終于找出了適合的品種,。他還請教專家,學(xué)會了石榴樹的防凍過冬技術(shù),,樹苗終于都活了下來,。
看著如今200多畝石榴林,劉金玉終于舒了一口氣,?!罢l會舍得賣啊,!”去年底,,他把收獲的1萬多斤石榴都分給了村民品嘗,石榴籽甜到了大家心里。
沒有錢的“老板”
十幾年來,,種樹像個“無底洞”,,花光了劉金玉所有的積蓄。桃樹,、核桃樹,、柿子樹、黑棗樹,、花椒樹……試了一批又一批,,死了一批又一批;種了一年又一年,,虧了一年又一年,。
期間,劉金玉開過礦,,干過石子廠,把賺來的200多萬全都投到了種樹“大業(yè)”上,。家里的父母不理解,,說他是個傻子。最艱難的時候,,他帶著病,,自己夾著3個輸液瓶,開車奔波在工廠和果林之間,。
好在妻子支持他,,跑到山上做起了護林員。錢花光了,,買不起樹苗,,雇不起人,夫妻倆就自己上山育苗,。一次,,村里下大雨,路上的村民都往家里跑,,他們卻提著麻袋冒雨往山上跑,。“好不容易下雨了,,得趕緊撒樹籽去,。”
當記者問起,,為啥把錢都花光了,,不想著給孩子留點時,劉金玉笑了笑,“兩個孩子都長大了,,一個當了警察,,一個當了醫(yī)生,都能自食其力,。再說,,我現(xiàn)在也沒錢給他們啦?!?/p>
靠山又能“吃山”
村委會就在山下,。在簡陋的辦公室,干完活的村民會進來休息,,找劉金玉嘮會兒嗑,。“眼看著這里荒崗變成綠洲,,感覺越來越有盼頭了,,心里踏實得很?!贝迕窳憾锤锌?。
“以前開廠,一是種樹雇人都要錢,,二是生態(tài)保護觀念不強,。”兩年前,,順應(yīng)內(nèi)丘縣“打生態(tài)牌,,走綠色路”的發(fā)展戰(zhàn)略,劉金玉關(guān)掉了自己的石子廠,。
“內(nèi)丘自然條件特殊,,以前靠山吃山是挖山,現(xiàn)在靠山吃山是養(yǎng)山,,老劉的轉(zhuǎn)型就是內(nèi)丘轉(zhuǎn)型的一個縮影,。”內(nèi)丘縣林業(yè)局局長蔡風(fēng)海說,,內(nèi)丘先后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生態(tài)文明先進縣,離不開劉金玉們的身先士卒,。
現(xiàn)在,,劉金玉的石榴林用工只有幾十人,他打算把這500畝土地交給集體,,再把另外1000多畝荒山收回來,,也種上石榴樹,。“我想創(chuàng)一個內(nèi)丘的石榴品牌,,讓全村都參與進來,,帶大伙兒一塊致富?!?/p>
“就算賣房子也要把山治好,。等我退休了,這片山也就種得差不多了,,就把它留給村里的下一代吧,。”劉金玉說,。
原標題:獨腿老兵卸甲走荒山每天2萬步刨出千畝茶園央視網(wǎng)消息:微風(fēng)拂來,,茶香席面。站在貴州省思南縣萬家山山頂,,漫山遍野的茶樹郁郁蔥蔥,,無法想象這里曾是一片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