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大連9月18日電?題:生命的壯歌——記中船重工第七六〇所抗災(zāi)搶險英雄群體
新華社記者蔡擁軍,、王秉陽、郭翔
8月20日,,今年第18號臺風“溫比亞”過境遼寧省大連市,,狂風肆虐,巨浪滔天,,??吭谥写毓さ谄吡鹧芯克膰夷持攸c試驗平臺出現(xiàn)重大險情。
危急緊要關(guān)頭,,中船重工第七六○所17名同志,,面對臺風和巨浪,,挺身而出,對試驗平臺進行加固作業(yè),。作業(yè)過程中,,黃群、宋月才,、姜開斌被巨浪卷入海中,。
平臺保住了,英雄一去不復(fù)回,。
最后三百米:走向壯烈路
監(jiān)控攝像機,,如實記錄了當時的情景——
狂風怒吼,大海咆哮,;數(shù)十米高的巨浪呼嘯撲來,,將十多個身影掀翻、摁倒在白色浪花里,;浪頭一過,,這些身影頑強站起來,決然向前,、向前,,無人回頭……
他們明白,向前意味著什么——碼頭邊,,用于科研試驗的國家某重點試驗平臺已經(jīng)出現(xiàn)險情,,首部4個纜樁因受力過大嚴重變形甚至斷裂,纜繩脫落,。在他們出發(fā)處不遠,,一塊幾平方米的混凝土預(yù)制板,硬生生從數(shù)根鋼筋上被扯了下來,,卷出了十幾米,!
他們更明白,退縮又意味著什么——這一提升我國船舶多項核心關(guān)鍵技術(shù)水平的重要試驗平臺,,一旦失控,,將造成平臺及平臺上4名保障人員的重大損失!
他們毫無懼色地站出來,,抓著加固試驗平臺的備用纜繩,在狂風巨浪中走向碼頭,,走向試驗平臺,!
大浪猛襲下,碼頭上7噸重的鏟車,,被生生地橫拍出兩米,!
但是,,沒人退縮。
搶救隊伍成員孫遜說:“當時風勢有所減弱,,這是挽救試驗平臺最后的機會,。”
300米長的碼頭,,他們平日走過多少回,,這一次,走得何其艱難,!
終于,,他們奇跡般走過來了,開始對試驗平臺進行加固,。
然而,,更大的巨浪排空而至,第七六〇所副所長黃群,、試驗平臺機電負責人姜開斌,、試驗平臺負責人宋月才等,先后被無情卷入海中,!
碼頭上,,試驗平臺上,人們一遍又一遍地拋出纜繩,、救生圈,,想把戰(zhàn)友從大海中搶回,有的同志甚至跳海營救,。
惡劣的天氣,,一次次把人們的努力化為徒勞。
試驗平臺平安無恙,,平臺4名保障人員平安無恙,,3名烈士魂留碧海!
而今,,碼頭上嚴重變形的金屬舷梯,,仍在無聲地訴說那場罕見的風浪;300米長的海岸碼頭,、依然聳立的試驗平臺,,定格著英雄以命相搏的最后身影、記載著英雄最后的步履,、講述著英雄最后的壯烈,。
最后一句話:濃縮一生情
烈士離去,留下無限追思。
“我得去碼頭了,?!边@是黃群20日那天早上,留給妻子亢群最后的一句話,。他放不下對試驗平臺的牽掛,。
亢群說,黃群對試驗平臺就像對自己孩子一樣感情深厚,,“我很理解,,有險情,他肯定會義無反顧地沖上去,?!?/p>
黃群熱愛自己的事業(yè)。調(diào)來大連時,,黃群在給兒子寫信說:年近50歲,,離開為之奉獻20多年的單位,但畢竟是新的挑戰(zhàn),。人生就是在不斷的挑戰(zhàn)中證明自己的能力,,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2017年,,他從武漢來到大連,,遠離親人,沒有怨言,。
與黃群一起犧牲的,,是兩名海軍退役軍人:61歲的宋月才,62歲的姜開斌,。他們大可安享晚年,,但卻依然選擇盡責報國。
當初,,宋月才聽到試驗平臺需要人的消息,,說:“太好了!我太熟悉了,,閉著眼睛我都能摸到每一個角落,!”雖然待遇不高,他仍說:“我來招兵買馬,!”
宋月才“招”來的孫賀軍說,,20日凌晨3點去衛(wèi)生間,看到宋月才穿著雨衣從碼頭回來,。
8月19日,,接到臺風預(yù)警信息,,宋月才和其他人一起,在原有加固纜繩的基礎(chǔ)上,,一次次給試驗平臺加固纜繩、鋼絲,,反復(fù)檢查應(yīng)對臺風的各項工作,,不斷加固鋼絲扣、調(diào)整纜繩松緊度,。
試驗平臺工作人員李克忠,,是20日當天從碼頭撤離的最后一批人,他含淚回憶宋月才的最后時刻:“我不下三次請求他一起撤離,,他就是執(zhí)意不肯走,,說要再觀察?!?/p>
姜開斌來自湖南,,他的老戰(zhàn)友劉子輝說:“他不缺錢,離開家人來到這里,,就是一種情結(jié),。”
“烈士們的行動,,有人可能覺得‘傻’,,但我理解他們,軍工人都理解他們,,在他們看來,,如果沒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試驗平臺受損,,他們會抱憾終生,。”七六〇所顧問張瓊說,。
生命的回響:奉獻為榮光
烈士的壯舉,,化作強大的精神力量。
姜開斌的一個戰(zhàn)友輾轉(zhuǎn)給七六〇所打來電話,,表示如果需要,,他將前來接替姜開斌的工作。談及不高的待遇和工作的風險,,這位老兵慨然表示:知道的,,這些事情我們看得很淡。
劉子輝是當時在試驗平臺上堅守的4人之一,,并勇敢營救落水戰(zhàn)友,。他說:“退休了,,還能重溫過去的夢,還能為國防事業(yè)作貢獻,,是一種榮光,。”親歷3位烈士犧牲的過程,,讓劉子輝堅定了干下去的決心,。
試驗平臺的保障人員全是退役官兵,大部分都是拋家舍業(yè),。他們都表示,,能夠為國家、為國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再苦也值,。
在海水中掙扎近2小時才獲救的孫遜說,負責這個項目六七年了,,這個試驗平臺來之不易,,對我們國家很重要,當時就想著一定要把試驗平臺控制住,,把人保住,。那段在生死邊緣掙扎的經(jīng)歷沒能嚇退自己,自己不會改行,,“我們有信心把后續(xù)工作搞好,!”
第七六〇所黨委書記段紀軍說,這個英雄群體關(guān)鍵時刻能站得出來,,沖在前頭,,豁得出去,真正體現(xiàn)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充分彰顯了軍人作風,、軍工精神。
許多人前來參加黃群同志追悼會,,兩位與烈士素不相識的院士打來慰問電話,。英雄的精神感動著人們。
張瓊說,,投身這個行業(yè),,就要做好報國犧牲的準備,這是整個軍工行業(yè)的情懷,。
犧牲的前一晚,,黃群自己在家包餃子,請同事王維偉一家人吃飯,。王維偉10歲的孩子王子瑩在作文里回憶與黃伯伯相處的一點一滴,,寫道:“我一定牢記您的話,,好好學(xué)習(xí),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一個有價值的人,。”
> 中船重工12名勇士,,為挽救在臺風影響下出現(xiàn)險情的重點試驗平臺前往碼頭救險,,作業(yè)中多人被卷入海中,3名勇士因此捐軀,。他們付出生命保護的試驗平臺安然無恙,,平臺上4人均平安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jīng)理孫波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紀律審查和監(jiān)察調(diào)查,。
為貫徹落實習(xí)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宣傳部14日向全社會公開發(fā)布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抗災(zāi)搶險英雄群體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狈Q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