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0月6日電 題:廣西邊防的“苦”與“樂”
劉小紅,、宋邦穩(wěn)
有些“苦”與“樂”,,只有在邊防,,才能體會到,,那是苦澀而又香醇的味道,。記者近日在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邊防旅采訪,,切身體會到廣西邊防的“苦”與“樂”,。
巡邏“三難”
邊防二連官兵,,巡邏有“三難”:一難汗?jié)褚路疂裥?,駐地濕熱,,從干衣機里取出衣服,沒穿多久就濕透,,更別說全副武裝巡邏,;二難路難行,某號界碑在盤南山,,上下五六公里,,上山手腳爬,下山坐著滑,;三難穿越“螞蟥谷”,,盤南山上到處是山螞蟥,被山螞蟥叮咬,,奇癢,、疼痛,甚至潰爛引發(fā)敗血癥,。
被山螞蟥咬,,不能硬拔?!叭鳇c鹽,,它就松開吸盤,鹽還能消毒傷口,?;蛴脽燁^燙,燙死山螞蟥,,燙傷口止血,。”二連官兵的智慧,,來自實踐,。說到煙蒂燙山螞蟥,指導(dǎo)員李廣勝卷起褲腿衣袖,,露出10余處燙痕,。
盤南山腳下,巡邏道盡頭,,每當(dāng)巡邏至此,,戰(zhàn)士們扎緊褲腿、袖口、腰帶,,再系緊作戰(zhàn)靴,,搗碎大蒜涂抹外露皮膚,還要往身上灑白酒,。
在“螞蟥谷”,,搖動灌木叢,傳來“簌簌”響聲,,那是螞蟥掉落的聲音,。為避免被山螞蟥“埋伏”,官兵定期清理“螞蟥谷”道路上的灌木,、草叢,。手腳并用,爬上盤南山頂,,再回首,,看剛才爬過的巡邏道,這是一條只有邊防官兵才會走的路,,這也是下山的路——一條幾公里長的“滑梯”,!
劍麻詩
閑暇,金雞山哨所官兵,,修剪劍麻枯葉,,在新葉上刻寫戍邊詩句,長年樂此不疲,。
“劍麻詩”是哨所的傳承,。劍麻,這種形似利劍的植物,,廣西邊防隨處可見,。它挺拔、堅韌,、常青,,被金雞山哨所官兵視作戍邊精神的象征。數(shù)十年來,,官兵在劍麻上刻寫感悟,、詩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劍麻詩”文化,。
站在金雞山向下眺望,,山下友誼關(guān),車水馬龍,,和山頂?shù)募拍纬甚r明對比,。
排長毛宇佳,,讀著“劍麻詩”,寫著“劍麻詩”,,在哨所成長,。那年,還是上等兵的他,,看山下欣欣向榮,,和大學(xué)同學(xué)比覺得有落差,原本準備提干的他,,萌生退伍念頭。于是,,他刻下“劍麻詩”:我守金雞山,,誰懂我山巔;無名亦無利,,不如下山去,。
指導(dǎo)員龔翼山看到后,在旁邊劍麻葉刻上:立哨卡,,淡泊名利,,唯求一生正氣;守邊關(guān),,不計得失,,甘愿兩袖清風(fēng)。
看到這兩句“回復(fù)”,,想想當(dāng)初大學(xué)畢業(yè)放棄大城市選擇從軍的初衷,,毛宇佳反復(fù)思考后,在劍麻葉上刻下了“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八個字,。
提干后,毛宇佳回到金雞山哨所,,又在劍麻葉上刻下:“邊防再長,,我來腳步丈量;邊關(guān)再險,,我守金雞山巔,;邊境再遠,我立這道屏障,?!?/p>
黑虎
黑虎是只狗,頗通人性,,在寂寞的邊防一線,,帶給官兵不少歡樂,。陣地上種著鳳凰花和扶桑花,,一次官兵過生日,,黑虎從外面叼來一支扶桑花,,放在蛋糕旁,,引來官兵歡聲笑語。還有一次,,副連長扶志勇帶著愛人來陣地,,黑虎竟從花叢里叼了一支鳳凰花跑到營門迎接,副連長愛人見狀笑彎了腰,。
那晚,,哨兵下士詹海丹看到一個黑影一閃而過。正搜尋間,,黑虎“嗖”地躥出,,沖向一片荒草叢。草叢中跳出一人,,拔腿就跑,。黑虎將他撲倒在地,死死地咬住褲腿,。
“不許動,,否則就開槍了!”那人這才停止反抗,。原來,,駐地公安部門抓捕不法分子,這條“漏網(wǎng)之魚”慌不擇路,,跑到部隊門前荒草叢中,。
那天,官兵們起床集合,,發(fā)現(xiàn)黑虎居然罕見地遲到了,。四下找尋,黑虎守在離陣地很遠的柵欄旁,,見官兵過來,,沖著柵欄吠叫。官兵循聲細看,,發(fā)現(xiàn)地上有兩把鋼鋸,,柵欄也有被破壞過的痕跡??磥?,黑虎趕走偷渡者,,在此看守已久。
打那以后,,黑虎經(jīng)常到柵欄邊巡視,,柵欄也再沒有被破壞過。
> “我的孩子摔傷了,能不能幫幫忙……”10月2日上午,,廣州市沙面“志愿驛站”來了一對母子求助,。58歲的黨員志愿者馬雪萍趕緊對孩子的傷進行簡單處理,并送他到附近的醫(y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新華社廣州10月6日電(記者黃浩苑)長假里,,21歲的張功業(yè)沒有絲毫倦怠松懈,,戴著藍色的工裝手套在作業(yè)燈下仔細拋光塑料模型,讓那些小如指甲的零部件像鏡面一樣無瑕
>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周年,,又是改革開放40周年,,同時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國家強則民強,,這道出了很多海外工作者,、華人華僑的心聲。國慶之際,,他們想向祖國說說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