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 題:讀懂“人民子弟兵”的含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中的軍隊英模記憶
新華社記者樊永強,、楊雅雯
“當還擊侵略者的炮聲震撼大地,媽媽,,請你不要把孩兒惦記,,不付出代價怎能得到勝利?”這是19歲烈士王建川于1984年在戰(zhàn)場上寫給母親的詩,。
如今,,這首《寄給媽媽的日記》以及王建川烈士的三等功獎章等,正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中展出,。
在第四展區(qū)“歷史巨變”的第六單元“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 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中,,觀眾還可以找到很多改革開放以來有關(guān)軍隊英模的珍貴記憶。
2012年去世的“獻身國防科技事業(yè)杰出科學家”林俊德今年因被中央軍委增加為全軍掛像英模而再次走入大眾視線,。展區(qū)玻璃柜前,,不少觀眾在他獲得的一級英模勛章和生前使用過的維修工具前拍照留影。
這位中國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領(lǐng)域?qū)<以瓯诖竽?2年,,參與了我國全部核試驗,。在生命的最后幾小時,他還9次要求下床工作,反復叮嚀資料要整理要保密,。
在一面國旗前,,63歲的退休老人李炳昭弓著腰仔細觀看左下角的解說。這是30年前在南沙渚碧礁飄揚的第一面五星紅旗,。1988年2月到1991年9月期間,,在海軍陸戰(zhàn)隊服役的李炳昭在南沙島礁上一共度過了400多個日夜。
展廳內(nèi)還展出了一面國旗,,是江蘇省灌云縣開山島民兵哨所原所長王繼才去世當日在他守衛(wèi)了32年的開山島上升起的,。此外,展覽還展出了王繼才使用過的背包繩,、望遠鏡,、馬燈、手搖式步話機,、手搖式發(fā)電收音機等,。
那部老舊的手搖式步話機,是王繼才在開山島與人武部聯(lián)絡使用的,。1987年妻子王仕花臨產(chǎn)時,,恰逢臺風來臨,王繼才使用這部步話機向鎮(zhèn)武裝部部長蔡同華求救,,并在蔡同華妻子的指導下親手接生下了兒子王志國,。
原標題:習近平總書記為這些英模做過批示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lǐng),。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前路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英模回應王菊解約 王菊工作室發(fā)布聲明,,表示因未來個人發(fā)展與定位與公司訴求和規(guī)劃無法達成一致,,王菊將與英模公司解除經(jīng)紀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