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消失的數(shù)據(jù)
家境越來越殷實、消費品越來越多樣,、檔次越來越高……然而,,有一組數(shù)據(jù)卻在安邦才的賬本里消失了。每到秋末冬初,,東北人家都會買上白菜,、蘿卜等“秋菜”,腌漬,、貯存,,作為漫漫冬季里餐桌上的“新鮮蔬菜”?!?976年11月‘秋菜’上市,,家里花了18.48元買了500斤白菜、260斤蘿卜,?!卑舶畈耪f,“那時候我和妻子上班,、孩子上學(xué),,飯盒里的主菜就是白菜、蘿卜,?!?/p>
如今,安邦才的賬本里卻難覓“秋菜”蹤影,,“現(xiàn)在冬季到市場隨時都能買到新鮮蔬菜,,品種多,白菜,、蘿卜再也不‘當(dāng)家’了,?!卑舶畈砰_玩笑地說:“我的胃口高貴了,海參鮑魚任我買,,羊肉牛排任我選,。”
與“秋菜”一同在賬本里消失的還有各種票證,?!拔仪宄浀?980年還是‘托人’憑票買的那臺黑白電視機?!卑舶畈耪f,,票證從“流通領(lǐng)域”悄然進入了“收藏領(lǐng)域”,熱愛收藏的他珍藏著全國17個省的數(shù)百枚糧票,、布票及各種“商品購買票”,。翻閱著一張張票證,回憶著憑票購物的年代,,對比著當(dāng)前越來越豐富的商品,、越來越便利的網(wǎng)上購物,安邦才感慨不已,。
一種不變的向往
作為父親和丈夫,安邦才至今對40多年前的一次春節(jié)山東探親之行感到愧疚,?!爱?dāng)時親戚代買了兩張去山東煙臺的3等艙船票,讓我們‘睡宿好覺’,,但3等艙每張票價4.6元,,而統(tǒng)艙票價是3.1元,兩張票差價加起來有3元,?!卑舶畈耪f,3元當(dāng)時差不多能買30多斤玉米面,,“為了省錢,,我和妻子把票換成了統(tǒng)艙,那一夜,,還不用購票的兩個女兒在統(tǒng)艙凍得發(fā)抖,,我們把衣服披到孩子身上,也是一夜未眠,?!?/p>
家庭年收入從千元到十多萬元,安邦才早已不再為“吃穿”發(fā)愁,,也不會用玉米面來衡量船票的差價,,“如今的賬本里,,家里食品支出大幅下降,旅游,、娛樂,、收藏等文化消費明顯增加?!?/p>
> 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泄洪口,。中國網(wǎng)信網(wǎng) 張群 攝 “黃河寧,天下平”,,自古以來,,黃河治理歷來都是治國安邦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