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2月24日電(記者眭黎曦、王玨玢)記者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由該臺季江徽研究員領銜的國際團隊,,通過觀測找到了原行星盤中存在旋渦結構的證據,。這一發(fā)現(xiàn),對未來研究太陽系中的行星起源和發(fā)展有重大意義,。
原行星盤是類地行星與巨行星內核的誕生地,,星盤中的固體塵埃經過非常復雜的物理過程碰撞生長成原行星胚胎和星子??茖W界認為,,原行星盤中能產生一種旋渦結構,它與行星起源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目前旋渦結構還只是一種理論假說,,尚未被觀測證實。
本次研究中,,科研團隊系統(tǒng)分析了智利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ALMA)的觀測數(shù)據,。他們通過大量的流體動力學模擬、塵埃輻射轉移計算,、ALMA數(shù)據圖像處理等,,最終確認了旋渦在原行星盤反氣旋速度場的痕跡。這一發(fā)現(xiàn),,有助于未來天文觀測設備繼續(xù)更深入地尋找原行星盤中的旋渦結構,。
“接下來,我們還會對原行星盤的細節(jié)和特征進行詳細分析,,最終目的是回到太陽系起源,,研究整個太陽系的行星是如何誕生并演化的?!奔窘照f,。
相關科研成果已于近日發(fā)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志》上。
“奧西里斯-REx”于12月2日距離貝努表面24公里拍攝的貝努圖片 圖片來源:NASA“奧西里斯-REx”探測器繞貝努飛行的藝術效果圖今日視點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11日報道
新華社華盛頓12月3日電(記者周舟)美國航天局小行星探測器奧西里斯-REx3日抵達小行星“貝努”,,開始探測這顆可能威脅地球安全的近地天體,并有望為研究太陽系形成和生命起源提供新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