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機動通信營僅地釘這一項補充就增加了兩倍?!逼鞑目瓶崎L甘熠介紹,,目前,機關正在尋找能制作“超抗打”地釘的廠家,。
何齊康展示的第三張照片上,,指頭大的“碎鐵”來自上等兵簡傳嘉。這個1999年出生的戰(zhàn)士,,瘦高個,、細長臉,左頜上還留著一條淡淡的疤痕,。去年,,為了爭奪參加空軍通信要素大比武的名額,他苦練各項基本功,,光地釘就砸廢了3根,。
正是在一次訓練中,飛濺的鐵渣幾乎將他的左頜刺穿,,做了兩次手術才取出來,。
記者問:“怕嗎,?”
這個秀氣的上等兵不好意思地笑了:“醫(yī)生說手術可能會導致面癱的時候有點怕,。”
盡管這次受傷讓他拉下了訓練進度,,沒能進入決賽階段,,但如今簡傳嘉已經是優(yōu)秀的技術骨干,他小心翼翼地保存著這塊碎片,,“將來要和軍功章放在一起”,。
“機動通信營的人練‘瘋’了。”衛(wèi)生隊護士馬玲玉說,,幾乎60%的官兵都到衛(wèi)生隊來“報過到”,。上等兵李宗時也被打壞的地釘碎片刺傷頸部,如果不是這次意外,,他和簡傳嘉都是爭奪最后名額的有力人選,。
骨頭再硬怕鋼牙。理論學習穿插操作演練,、夜訓緊接日訓,,每天至少9個小時以上的訓練強度,像不斷落下的鐵錘,,打去雜質,,打出如鋼鋒刃,也打出官兵們破釜沉舟一往無前的血性,。
2018年底,,空軍舉行通信要素大比武。機動通信營代表隊勇奪某專業(yè)團體第三名,,故障排除單項第一名,。
成績可喜,黃雨濃卻憂心忡忡:“每當看到下雨,,心里就焦急,。應急任務隨時可能下達,隨時準備拉動,,但我們距離打勝仗還有差距,。”
12月25日零時53分,,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wèi)星三號發(fā)射升空,,衛(wèi)星進入預定軌道
北斗三號導航系統(tǒng)有數十顆衛(wèi)星組成,它們所提供的數據都需要地面站接收處理,,而我國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慮,,只在國內進行了地面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