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2月10日電(記者王君寶)“小崔,,準(zhǔn)備好無人機,明早5點單位正門集合,,去虎峰嶺特巡220千伏牡尚甲乙線,記得多穿點,。”春節(jié)期間,,崔宇接到任務(wù),心有疑惑——有無人機在,,巡視工作已輕松得多,怎么大冬天還要起這么早,?
崔宇是國網(wǎng)哈爾濱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無人機小組一名“90后”“飛手”,,年紀(jì)輕輕已出色完成73次飛巡任務(wù),。
天還沒亮,,崔宇一行便驅(qū)車前往距離哈爾濱200多公里的虎峰嶺?;⒎鍘X位于黑龍江省虎峰林場境內(nèi),,地形復(fù)雜,,冬季降雪量大,大雪及腰,、攀爬難度極大,,在平地上兩小時就能完成的巡線任務(wù),,在這里至少要四五個小時。
為保證該地區(qū)電力可靠供應(yīng),,每逢春節(jié),電力部門都要進(jìn)行一次保電特巡,。崔宇他們當(dāng)日的工作任務(wù)就是配合葦河保線站完成220千伏牡尚甲乙線虎峰嶺上8基塔的巡視任務(wù)。
57歲的鄭維明是輸電運檢室葦河保線站站長,,尚志、葦河地區(qū)500多公里的線路運維都?xì)w他們負(fù)責(zé),。7人小站,平均到每個人頭上,,就是70多公里,。依照運行規(guī)程,,輸電線路至少一個月巡視一次,他們負(fù)責(zé)的線路中近三分之二位于深山之中,,這給巡視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zhàn)。
下了車,,57歲的鄭維明朝著崔宇一行走了過來,,早早出發(fā)加上3個小時的舟車勞頓,,崔宇略顯疲憊,。跟隨鄭維明,一共4人組成的特巡小組來到鐵道邊,,“出來巡視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咱們不在鐵道上面走,,咱從前面的涵洞鉆過去,?!眮淼胶纯冢抻钽铝?,這涵洞高度不足1米,自己一米八的大個兒怎么過去,?
正在他愣神的時候,鄭維明拎起崔宇的設(shè)備箱就鉆了進(jìn)去,。崔宇尾隨其后,,在涵洞里,,崔宇全程都是深蹲狀態(tài),左右腿來回交替,,大腿的酸麻感讓他十分難受,。不到20米長的洞,,他感覺在里面蹲了猶如1個小時。
剛出洞口,,腿部的酸麻讓他瞬間使不上力氣,撲通一下趴在了雪地上,。緩了幾秒鐘,在鄭維明的攙扶下,,崔宇慢慢站起來,,拍掉身上的雪,。“謝謝您,,鄭師傅?!贝抻羁粗嵕S明,,如果沒有鄭維明幫著拿設(shè)備,,他根本過不了這涵洞。
巡視過程中行走山林,,崔宇一腳下去雪已沒過膝蓋。大雪鉆進(jìn)鞋里,,他不由得皺了皺眉,鄭維明回頭看到氣喘吁吁的崔宇說:“小伙子,,這才剛開始,,今年的雪不大,,往年及腰深的雪更難走?!?/p>
“老師傅,這巡線工作這么辛苦,,每年還不能回家過年,,值得嗎,?”崔宇忍不住問道。
“220千伏牡尚甲乙線是哈爾濱東部的主干線路,,也是尚志地區(qū)的主要供電電源,,去年底剛開通的哈牡高鐵電源也是取自這里,,所以我們的任務(wù)非常艱巨?!贝鹪掚m不多,,鄭維明在崔宇心中的形象卻發(fā)生了變化,。
一路跌跌撞撞,巡線隊員下午兩點左右來到半山腰,,鄭維明說:“今天咱們巡視的路段,最難走的莫過于山頂?shù)?41號塔,。每次到山頂,,我們都得手腳并用爬著上山,,山頂陡峭還很危險,!”話剛說完,,崔宇打開工具箱利落地裝上螺旋槳,打開電池預(yù)熱,。5分鐘后,只聽“嗡”的一聲,,無人機穩(wěn)穩(wěn)起飛,徑直向山頂?shù)?41號塔飛去,。
鄭維明看著崔宇熟練地操作無人機,透過屏幕他能清晰看見塔上各種部件,,不由自主感嘆:“你可幫了我們大忙了,平時聽說過無人機,,可是今天我還第一次見,。這小飛機,,速度快、飛得高,、看得準(zhǔn),還能留下數(shù)碼照片供以后參考!”
一路跌跌撞撞的崔宇,,此時也逐漸找到了自己工作的方向。結(jié)束保電工作,,一行4人從山上原路返回,蜿蜒曲折的腳印,,像是開拓,又似是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