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11月5日才來這里做快遞,,沒兩天就趕上‘雙十一’的快遞高峰,,好在我也順利完成任務了。”張海濤說,要想快遞送得又快又好,最重要的是熟悉地形,“師傅帶加自己跑,三五天我就能憑著記憶,,畫出負責片區(qū)的地圖了?!?/p>
張海濤有時也會遇到一些工作上的困難,,比如給有的客戶送件時電話一直打不通,結果工作結束后,,客戶卻回撥過來說快遞一定要當天送到,。面對這些小“麻煩”,張海濤偶爾也會在心里抱怨幾聲,,或者和同事吐槽兩句,。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他感受到更多的是大家對快遞“小哥”的理解和尊重——可能是熟客阿姨送給他的雞蛋和牛奶,,也有可能是常去的蘭州拉面館老板給多下的二兩面條,。
每天不管日曬雨淋都要送件取件,剛做快遞才幾個月的張海濤,,手掌變得粗糙了,,腰也經常感到酸痛。談起送快遞的感受,,張海濤靦腆地說:“現(xiàn)在的生活很充實,,賺的也比以前多。再說年輕的時候不吃苦啥時候吃苦,?”
相較于魏亞明剛開始做快遞的時候,如今快遞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魏亞明估算,,2007年到2016年間,他負責的網點區(qū)域業(yè)務量年均增長約兩成,,這兩年漸趨穩(wěn)定,。變化更多體現(xiàn)在快遞工作的細節(jié)中:手持設備打印的快遞單逐漸取代了手寫快遞單;2018年下半年約有八成的客戶選擇手機掃碼支付郵費,;發(fā)給快遞員的手機嵌入公司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信息化管理……
魏亞明和張海濤的老家,2018年脫了貧日子正越過越好。在魏亞明孩子們的眼中,,上海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繁華都市,,而是爸爸追逐夢想、實現(xiàn)夢想的地方,。張海濤則希望,,今年能在上海掙夠給老家新房的裝修費。
城市街頭,、鄉(xiāng)村阡陌,,千千萬萬的快遞“小哥”幫助人們購物送貨、流通物資,、傳情達意,。一件件快遞,也承載著無數(shù)個“老魏”和小張的夢想,,幫助他們追逐更美好的明天,。
新華社鄭州2月22日電 題:河南千場鄉(xiāng)村春晚:十萬“民星”亮相 千萬農民受益 新華社記者桂娟,、李文哲 “第一次上這么大的舞臺,化了妝臉有些繃,,總覺得自己表情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