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3月7日電(記者李志浩、關俏俏)春已漸濃的3月,,是熱娜古麗·喀爾曼告別昆侖山的第8個月,,也是她下到平原生活的第8個月。從牧民到五金店的店主,,這個山里女人正在適應她的新身份,。
去年夏天,熱娜古麗一家六口與連片山區(qū)說了再見,,從新疆阿克陶縣庫斯拉甫鄉(xiāng)一路向東,,搬到了94公里外的澤普縣桐安鄉(xiāng)。
這是發(fā)生在新疆昆侖山區(qū)一次跨地州,、整鄉(xiāng)鎮(zhèn)的移民搬遷,,從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到毗鄰的喀什地區(qū),1200戶,、4543名深山農(nóng)牧民一同出山,。他們告別的地區(qū)素有“萬山之州”的稱謂,山地面積超過95%,,屬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區(qū),。
“每年5月到7月,,山里洪水、泥石流就來了,,要么房子被淹,,要么土地被沖?!鄙诶?,長于昆侖,對于脫貧,,與群山廝守了32年的熱娜古麗無計又無力,,“貧困就像那山,我們生下來就在其中,?!币恢埽踔烈粋€月,,熱娜古麗和丈夫買合肉甫·木拉吧都很難掙到100元,。
生活為昆侖所困久矣。直到2018年7月,,扶貧易地搬遷讓希望之光照了進來,。
從搬出那天起,熱娜古麗和買合肉甫立下決心,,存錢,。不管多苦,每人每天也得拿出100元,,作為“家庭發(fā)展基金”存下來,。
在他們的新家——桐安新城,50平方米或80平方米的新房整齊排列,,戶均300平方米的庭院,、40平方米的牛羊暖圈,還有配套齊全的社區(qū)活動中心,、衛(wèi)生院,、小學、幼兒園,。有了自來水,,用上了電,想起破敗的老家,,熱娜古麗偶爾感到恍惚,,“一切真是不可思議?!?/p>
告別了山田與放牧,,在城鎮(zhèn)立足,,夫妻倆要找到謀生的新路?!皠傞_始想開個小吃部,,后來發(fā)現(xiàn)大家都忙著裝修房子,大小材料都要去縣城買,?!币缓嫌嫞蚱迋z當月開起了一間五金衛(wèi)浴建材鋪,。
> 夸張、變形,、純樸自然是阿瓦提縣農(nóng)民畫獨特的造型特征,。阿瓦提縣農(nóng)民畫形成于20世紀70年代,,阿瓦提縣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刀郎農(nóng)民畫之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