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3日電 題:觸摸扶貧“日志”里的心靈片段
新華社記者賴星、楊靜,、齊健
在脫貧攻堅的戰(zhàn)場上,,一些人把生命永遠地獻給了腳下的土地。從他們的扶貧日記,、短信,、微信朋友圈里的文字,觸摸到他們鮮活而溫潤的心靈,。
為民情懷:“盼望村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起來”
2018年11月19日,,云南大關縣打瓦村扶貧干部王秋婷遭遇車禍因公殉職,年僅26歲。
初到打瓦村,,王秋婷目之所及都是貧窮,。她在日記中寫道:“我的內(nèi)心受到了震撼,原來還有那么多群眾的交通條件停留在原始的人背馬馱階段,,我們一定要想辦法盡最大的努力為群眾解決修路問題,。”
“在駐村扶貧開始的兩個月里,我走遍了22個村民小組,每天平均走2萬多步,。每天徒步的行走使我的雙腿紅腫疼痛,走爛了我從縣城帶來的兩雙運動鞋,。”
江西會昌縣小密鄉(xiāng)扶貧干部鐘永春,,犧牲時和王秋婷年齡相仿,,25歲。2018年5月30日,,大雨滂沱,,他騎摩托車從貧困戶家中返回鄉(xiāng)政府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不幸身亡。
他在日記里寫下心愿:“我是從農(nóng)村出來的,,希望為老百姓多做好事,,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p>
28歲的程扶搖是江西修水縣杭口鎮(zhèn)楊坊村村主任助理,,他“串東家門,走西家屋”,,跑遍全鎮(zhèn)384戶貧困戶,,成為當?shù)孛撠毠缘摹盎钭值洹薄?/p>
朋友們看他曬得越來越黑,都管他叫“黑搖”,。他寫道:“大家喊我‘黑搖’,,和老鄉(xiāng)一個膚色,蠻好的,?!?/p>
2017年6月24日,山洪暴發(fā),,程扶搖察看汛情途中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淹沒,。
45歲的湖南安化南金鄉(xiāng)鄉(xiāng)長劉金山,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17年,。2017年9月9日晚他加班處理易地搬遷工作,,返回路上意外跌落坡坎。他的手機屏保是白紙黑字的圖,,上面是他一筆一畫手寫的南金鄉(xiāng)介紹,。
他給妻子寫道:“南金鄉(xiāng)人民淳樸,,我要在這里干一番事業(yè),改變貧困面貌,,老了就來這里養(yǎng)老……”
堅守陣地:“人生,,就是磨難在枝頭上,被晾曬成了堅強”
2017年9月29日,,42歲的貴州丹寨縣雅灰村黨支部書記王正梅因癌癥倒在脫貧攻堅的路上,。
這位女支書在微信朋友圈記錄自己的心聲:
“今天有人說一個女人能干成啥?我偏要干給他們看,。”
“別人的周末是周末,,我的周末是田邊地角,。”
“人生,,就是磨難在枝頭上,,被晾曬成了堅強。既然認準了一條道路,,何必在乎前路,。”
同為女性,,王秋婷也感受到堅守不易,,攻堅之難。
“層巒疊嶂的山中霧氣繚繞,,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路面泥濘濕滑,在這條寬度不足一米的道路上,,我小心謹慎,、連走帶爬的走著……盡管小心謹慎,但是走到一個崎嶇的下坡路段時我還是狠狠地跌了一跤,?!彼谌沼浿袑懙馈?/p>
38歲的王文貴是云南省昭通市玉碗鎮(zhèn)人大主席,。2018年6月29日,,他在走訪貧困戶的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因公殉職,。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王文貴堅守脫貧攻堅一線,只能把對家里的思念和愧疚埋在紙間,。
“寶貝對不起,,你病幾天了,,爸爸都沒時間回家陪陪你,不是我狠心,,其實很想你,,希望明天起床聽到你不發(fā)燒的消息?!?/p>
“現(xiàn)在是凌晨2點多,,鎮(zhèn)政府燈火通明,大家都在忙,,包括照片里那位準媽媽,。平時我都很照顧她,今天實在沒辦法了,??吹剿拖氲搅四悖肫鹉銘阎隙?、帶著老大還要加班的場景,。”
“對不起老婆,,在你最需要我的時候,,沒能在你身旁,你責怪我,,還好受點,,但你卻沒有?!?/p>
小女兒出生后的當晚,,王文貴向單位請假在醫(yī)院陪伴了妻女兩個小時后又匆匆返回……
忠于信仰:“我們是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
53歲的丁永華是貴州省黔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陽基村的第一書記。2017年9月5日,,丁永華在工作途中因突發(fā)心肌梗塞犧牲,。生前多次被警告血壓過高,他卻說:“沒有誰不惜命,,唯有共產(chǎn)黨人不怕死,。”
在他的記事本第一頁,,永遠寫著自己包保戶的名字,。他在日記里寫道:
“本身我們就是老百姓中的一員,不過我們是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p>
“我是一個兵,聽黨指揮,,勇于戰(zhàn)斗,,沖鋒在前,。戰(zhàn)場就是我們的陣地,堅守,,打贏,。”
“到村里已經(jīng)8個月了,,在這8個月的時間里,,我看到的、聽到的和親身經(jīng)歷的感觸都很深……第一書記的榮譽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激勵著我,,要下定決心為群眾的脫貧致富,為打贏脫貧攻堅沖鋒在前,?!?/p>
信仰是扶貧干部的力量來源。
王文貴在日記中寫道:“自己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但更多的是‘感恩’?!?/p>
王文貴記錄了一對貧困戶的話語:“2017年最暖心話語:我83了,,老伴81了,我們是從舊社會過來的,,現(xiàn)在這個社會太好了哦,,政府給我們的錢夠我們生活了,對你們這些同志們滿意得很滿意得很,?!?/p>
原標題:道德扶貧的路并不遙遠每年春運,,打拼在外的人們都會上演一場波瀾壯闊的春運返鄉(xiāng)和返程大戲,。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順利回家和返程,,交通部門竭盡所能來暢通廣大旅客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