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4月7日電 題:60年治理 陜西榆林860萬畝流沙重披綠裝
新華社記者 姜辰蓉,、李華
陜西省榆林市地處毛烏素沙漠,,風沙肆虐、土地貧瘠曾長久困擾著當?shù)?。上世紀50年代以來,,大規(guī)模的生態(tài)治理在這里展開,。經(jīng)過60多年的持續(xù)治沙造林,如今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860萬畝流動沙區(qū)重新披上了綠裝,。
“愚公”固沙
榆林境內(nèi)沙漠面積為4.22萬平方公里,沙區(qū)占到榆林總面積的56%以上,。在榆林市靖邊縣東坑鎮(zhèn)毛團村98歲的郭成旺老人的記憶中,,40多年前,毛團村周邊都是黃沙,,有時候一場風刮過,,地里的莊稼就被沙子全埋了,村里人吃飯燒柴都很困難,。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1985年,已經(jīng)年過花甲的郭成旺承包了村子周邊的沙地種樹,?!爱敃r我就想種上樹,擋住風沙,,再給村里人弄點柴燒?!惫赏f,,“開始的那些年,風沙太大了,,種下的樹常常一晚上就給刮出來,。”郭成旺咬著牙繼續(xù)種,,樹木慢慢扎根,,扛住了風沙,逐漸成林,。
郭成旺年紀大了,,他的兒子、孫子,、曾孫子們接手繼續(xù)種樹,。治沙造林在郭家已經(jīng)成為一種傳承的信念。憑著這種“愚公移山”的精神,,他們將4.5萬畝黃沙變成了樹林,。
“我爺爺那時候主要種的是楊樹,我們現(xiàn)在種的是樟子松,。去年我還試著栽上了蘋果樹,,過幾年應該就能掛果了。”郭成旺的長孫,、今年49歲的郭建軍說,。如今的毛團村不僅再不懼風沙侵襲,還成為當?shù)剡h近聞名的蔬菜基地,。
幾十年來,,榆林像郭成旺一樣的“愚公”還有幾萬名,他們成為毛烏素沙漠治理的重要力量,。
科學治沙
幾十年間,,原本有著“駝城”之稱的榆林,森林覆蓋率從0.9%提高到如今的33%,,860萬畝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明沙已經(jīng)難覓蹤影。陜西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長史社強為這個成效感到自豪,。他說,,中國的治沙技術在毛烏素沙漠治理實踐中,不斷應用,、改進和提高,。
新華社烏魯木齊2月2日電 題:走進塔克拉瑪干:探訪沙漠物探人 新華社記者 段敏夫,、顧煜 臨近除夕,,千家萬戶紛紛張燈結彩迎接新春,而在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遠離城市喧囂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依舊寂靜如常
據(jù)英國《每日郵報》3月28日報道,,近日,,美國一些科學家在社交網(wǎng)站上分享了一段記錄沙漠跳鼠逃脫響尾蛇捕殺的剪輯視頻,揭示了它是如何從蛇口逃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