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舉行的
中國女子籃球聯(lián)賽上
有一支特殊的籃球隊
葉沙器官的5位受捐者
幫這位熱愛籃球的16歲少年
圓了一個夢
新青年演講 第69期
讓“90后”器官捐獻協(xié)調(diào)員
孟風雨
為你講述那些生死之間的故事
新青年演講孟風雨
當上器官捐獻協(xié)調(diào)員,面對的都是萬分悲痛的家屬,,在這個時候,,我卻必須要開口跟他們討論死亡、提出捐獻,。我不知道,,哪一分鐘我就要馬上出發(fā),去觸摸死亡,。我們是“生命的擺渡人”,,我們不僅擺渡著患者的希望,也擺渡著家屬的念想,。
大家好,,我是孟風雨,風雨兼程的風雨,。我是一名90后的器官捐獻協(xié)調(diào)員,。
2017年4月28日,我買了一頂棒球帽,,送給一個男孩,,他叫葉沙,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才16歲,。因為腦血管意外導致腦死亡,他的父母,,決定捐獻出他全部有用的器官,。
在前不久舉行的中國女子籃球聯(lián)賽上,他的5位器官受捐者組成了一支特殊的籃球隊,,他們中間年齡最大的54歲,,最小的才14歲。他們穿著印有“葉沙”名字的球衣走進賽場,,為熱愛籃球的葉沙圓了一個夢,。
作為全程參與的協(xié)調(diào)員,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它背后的故事,。
那天,我和同事陪著葉爸葉媽,,護送葉沙轉(zhuǎn)運到手術(shù)室,。途中,他們一直緊緊地抓著兒子的床沿,。到了手術(shù)室門口,,依舊久久地不愿意放手,。因為他們知道這一放手,就是和孩子的永別,。
但是時間是寶貴的,,我只能殘忍地告訴他們:“再不放手,就來不及了”,,葉爸葉媽慢慢地、艱難地放開了他們的手,。
手術(shù)完成得很快,,葉沙的器官被陸續(xù)地從手術(shù)室轉(zhuǎn)運出來。我現(xiàn)在依舊清楚地記得,,每一次他們都是踉蹌幾步上前,,死死地盯住那個器官專用保存箱,想撫摸,,卻又不忍,。只能追趕、目送著醫(yī)務(wù)人員離開,,去挽救另外的生命,。
手術(shù)完成后,我們給葉沙擦洗了身子,,穿上了帥帥的西裝,,系好了領(lǐng)帶。我在心里對他說,,“葉沙,,你被剃了個小光頭,可能心里有點小生氣吧,?姐姐幫你戴上一頂棒球帽,,到了天堂,你依舊是最帥的”,。
因為“雙盲原則”,,供受雙方是無法見面的。于是,,我來到了受捐者的病房,,想把他們的感謝錄下來。
他們擬了一遍又一遍的錄音草稿,,每讀一遍,,便會問病友和我:“這樣可以嗎?孩子的爸爸媽媽聽了會不會難受,?”一個多小時后,,錄音終于完成了,。“孩子的爸爸媽媽,,你們好,,你們孩子的部分捐體在我身體里安家了。它們現(xiàn)在很好,,很棒,。我會帶著它好好感受世界,謝謝你們的孩子,,謝謝你們,!”
在追悼會上,我將這段錄音放給了葉爸葉媽聽,,讓他們知道,,“葉沙們”很好。
每一例器官捐獻背后,,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在這些故事里,我一次次體會了什么是活著,,什么是死亡,。
2018年8月,才1歲的涵涵病情危急,,靠呼吸機和大量的藥物來維持生命體征,,隨時可能心跳驟停。到達ICU時,,涵涵正在做心肺復(fù)蘇,,涵涵的爸爸媽媽癱軟在地上,捂著臉痛哭著,。
在醫(yī)生的介紹下,,我和同事向涵涵爸媽表明了來意。在向他們講解器官捐獻的流程和政策法規(guī)時,,涵涵媽媽一直在催促:“快一點,,來不及了,我們快簽字,?!?/p>
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接觸的家屬對于捐獻都有著天然的抗拒,。涵涵媽媽的理解和支持,,讓我感到十分地驚訝。后來,,我才知道,,涵涵鄰居家的小哥哥就是一名尿毒癥的患者,,等待移植很多年。涵涵媽媽希望,,涵涵的捐獻能夠讓其他的孩子不要等得那么艱難,,她也希望才一歲的涵涵能夠以另外一種方式好好感受這個人世間。
手術(shù)完成后,,我們陪著涵涵一起去了太平間,。我們離開時,涵涵的爸爸媽媽坐在太平間門口說:“你們先走,,我們再陪涵涵一會兒,,待會兒再走?!焙髞砦也胖溃@一陪就是整整一夜,。
最終,,涵涵的捐獻讓兩名尿毒癥的患者重獲新生,讓兩人重見光明,。
自從當上器官捐獻協(xié)調(diào)員之后,,簽字、陪伴手術(shù),、參加追悼會……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飽含了淚水,,整個過程都充滿著悲傷。
于是,,我開始克制了自己愛笑的性格,,收起了所有花花綠綠的衣服。現(xiàn)在,,我的穿衣標準是:沉穩(wěn),、素色。因為我不知道,,哪一分鐘會需要我馬上出發(fā),,去接觸悲痛的家屬,去觸摸死亡,。
其實我們這支隊伍里的每一個人,,都曾無數(shù)次面對了白眼、誤解甚至是謾罵,、推搡,。
記得有一回,一名ICU的醫(yī)務(wù)人員看到我就說:“???你又來了,?你一來我就覺得我們科又有病人要去世了?!睙o心之言,,卻讓我覺得,是不是我來了,,別人就認為“死神來了”,。
說實話,直到今天,,我依舊不知道怎么去安慰捐獻者的家屬,。每一次,面對他們的悲傷,,我還是會手足無措,,我只能沉默地站在他們的身邊,拍拍他們的肩,。
我見過許多面對死亡的方式,,不論是哪一種,它都告訴我同一件事:生命的遺憾,,需要用愛去填補,。回首時沒有遺憾,,才能夠告別悲痛重新出發(fā),。
再次見到涵涵媽媽時,她緊緊地握住了我和同事的手,,眼里含著淚水,,卻又笑著對我們說:“謝謝你們,謝謝你們讓涵涵以另外一種方式活著,?!?/p>
我是在那一刻清楚地意識到,器官捐獻協(xié)調(diào)員不是“死神”,。我們是“生命的擺渡人”,,不僅擺渡著患者的希望,也擺渡著家屬的念想,。我們風雨兼程,,風雨無阻。
我是新青年,,孟風雨,。
從業(yè)多年,,無數(shù)次面對悲痛欲絕的家屬,。即使早已習慣,,她還是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開口,。
出現(xiàn)在醫(yī)院的時候,總擔心別人會覺得“死神來了”,??梢彩沁@樣的她,給很多人送去了生的光亮,。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她用一種別樣的方式,,“留住”了葉沙,“留住”了涵涵,,“留住”了75位器官捐獻者,。
他們不是“死神”,,也不是逝者身邊的“禿鷲”。他們是患者“重生”的霞光,,是“生命的擺渡人”,。
他們遭受過白眼,,面對過誤解,,也曾煎熬痛苦。但依舊選擇奔波在器官捐獻協(xié)調(diào)的路上,,用愛彌補生命的遺憾,。
在別離與重生間
無暇停歇,、接力賽跑
在病魔和生死中
感悟生命,、渡人渡己
青年說×器官捐獻協(xié)調(diào)員孟風雨
訪談實錄孟風雨▼
主持人:你小時候的理想是當護士嗎?
孟風雨:不是,,是科學家,。
主持人:你覺得活著最好的狀態(tài)是什么?
孟風雨:活在當下,,珍惜當下,,不留遺憾。
主持人:你覺得面對死亡,,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孟風雨:坦然接受吧,!
主持人:你和葉沙的爸爸媽媽現(xiàn)在還有聯(lián)系嗎?
孟風雨:一直在聯(lián)系,,因為那個時候做完捐獻之后,,我們有去他家里做回訪。葉媽媽就邀請我吃飯,,她做的飯菜特別好吃,,我就一點都沒有見外地吃了兩大碗飯。后來,,葉爸爸,、葉媽媽就經(jīng)常喊我去吃飯。
主持人:在你和你的同事們看來,,一例器官捐獻到什么樣才算是結(jié)束了,?
孟風雨:沒有結(jié)束,因為我們會一直去跟家屬聯(lián)系,,就是看他們會不會有什么困難之類的,。我們可以幫上忙的話,就會幫忙,。另外再就是,,如果他們想知道受捐者的一些信息,比如說生活得怎么樣,,現(xiàn)在身體怎么樣,,這些比較模糊的信息的話,我們會去收集,,然后告訴他們,。再就是,每年清明節(jié),,我們會舉行一個大型的掃墓活動,,還有緬懷紀念活動,這些活動我們都會邀請捐獻者家屬過來,。所以,,這個過程是一直延續(xù)下去的。
主持人:在接觸捐獻家屬的過程中,,你覺得哪個環(huán)節(jié)是最艱難的,?
孟風雨:如果從工作難度來說的話,我覺得可能是在剛開始,,要去接觸家屬,,然后跟他們提出捐獻,說這個事情的時候是比較艱難的。如果從情感上面來講的話,,我覺得是在陪伴家屬,,然后一起去等待做完手術(shù),還有參加追悼會,,這一方面是比較難以度過的,。所以,并不是某一個階段,,或者是某一個時間點,,讓我覺得特別難過。它有一個從做到情感的轉(zhuǎn)變的過程,,是延續(xù)在整個過程中間的,。
主持人:在接觸這么多案例之后,你覺得你會比同齡人更懂得去面對悲傷嗎,?
孟風雨:我覺得,,我可能只是相對而言,比他們接觸了更多的悲傷,。但是,,如果說真正地再次面對悲傷的家屬,其實我還是會手足無措,。所以,,我也沒有覺得自己比他們更能夠去面對悲傷,沒有這種感覺,。
主持人:有沒有想過要放棄這份工作,?
孟風雨:捐獻者家屬特別悲傷的時候,我又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就會懷疑自己,會覺得是不是我不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再就是參加追悼會的時候,,因為追悼會是真的能讓人很迅速地沉浸到悲痛里的一個儀式。所以,,從情感上說的話,,會覺得很難度過這個過程。
主持人:但又是什么一直支持著你,,讓你一直堅持下來,?
孟風雨:應(yīng)該說是器官衰竭病人的期盼和我們前輩們的堅守吧!像我之前就碰到很多做完移植手術(shù)的病人,,他們知道我是協(xié)調(diào)員之后就對著我點贊,,然后說謝謝我們,謝謝我們讓他們能夠康復(fù)。我們相當于是他們背后的幫助者,。
另外再就是,,像我的前輩,帶我進入器官協(xié)調(diào)員這一行業(yè)的老師,。他2011年開始做協(xié)調(diào)員,,就是從當時那么艱難的環(huán)境中,在大家都還沒有接觸到器官捐獻這個事情的時候,,就開始做這件事,。當時的環(huán)境是更加艱難的,他們?yōu)槲覀儎?chuàng)造了一個更加和諧的,、寬松的環(huán)境,。他們的榜樣作用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