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5月22日電 2019年第一批“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簡介
董天晨 女,漢族,,2007年4月生,,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師范學院第一附屬小學六年級學生。她勤于學習,,把學習作為快樂的事,,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效的時間管理方法,每年閱讀近300本書,,寫下十多本學習筆記,。她善于思考,留心生活中的問題,,并嘗試用所學到的知識加以解決,。發(fā)現(xiàn)學校節(jié)假日不上課,上課鈴卻和平時一樣自動響起浪費電,,她就主動搜集數(shù)據(jù)、查閱資料,,提出改進意見,,相關論文獲得市環(huán)保征文大賽一等獎,。她樂于鉆研,積極探索新的遙控飛機飛行方法和技巧,,撰寫了“三角翼遙控紙飛機”研究小論文,。她勇于擔當,擔任學?!胞[娃航模社”社長,,協(xié)助老師做好社團管理工作,帶領同學們在航模比賽中多次取得佳績,,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的好伙伴。
張力文 女,,漢族,,2008年5月生,陜西省延安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張力文的外公是老革命,,她從小就常聽紅軍長征的故事、中國共產(chǎn)黨在延安的故事,,對紅色文化充滿感情,。為了能成為“紅領巾志愿者講解員”,張力文從三年級開始參加小講解員輔導班,,每一個手勢,、每一個眼神都反復練習。每到節(jié)假日,,她就到市區(qū)內的紅色景點熟悉情況,,跟著景點講解員認真學習。2018年4月,,通過層層選拔,,張力文如愿加入了橋兒溝魯藝舊址的紅領巾志愿者講解員隊伍。從此,,她更加刻苦訓練,,一有時間就到魯藝舊址為游客講解。她還將革命故事,、藝術表演有機融合,,以講、唱,、跳的形式把延安時期的經(jīng)典節(jié)目呈現(xiàn)給游客,。閑暇時間,她經(jīng)常給其他小講解員做示范,一起交流講解的方法,、藝術,、技巧。她還到社區(qū),、學校,,義務為市民和同學們宣講紅色故事。2018年12月,,張力文被團中央,、教育部和全國少工委評為“全國優(yōu)秀少先隊員”。
邵子衿 男,,漢族,,2007年3月生,浙江省衢州市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學校里,,他是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熱心幫助同學,,是大家學習進步的好幫手,。生活中,他是愛創(chuàng)新的小“科技男”,,腦子里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愛動手、愛創(chuàng)造,,多次在科技創(chuàng)新比賽中獲獎,。家里到處都有他動手改造的作品,如窗外自動換氣風扇,、懶人澆花器等,。2018年暑假期間,他查資料,、繪圖紙,,利用廢舊材料,將一輛報廢電動自行車改造成酷炫卡丁車,,被多家媒體報道,。最近,他又在琢磨設計一款“一網(wǎng)打盡式歹徒捕捉網(wǎng)”,,希望依靠空氣動力打出網(wǎng)罩,,讓行兇者束手就擒。他還積極參加各類公益活動,,為浙江紅領巾公益基金“捐出一元壓歲錢,,快樂公益我助力”活動代言,,影響帶動更多的人參與。
劉藝媛 女,,壯族,,2007年8月生,廣西忻城縣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她從小喜歡壯醫(yī),6歲起開始跟隨父親學習,,至今已超過5個年頭,,目前已學習了走罐、拔罐,、針灸,、按摩等多種壯醫(yī)技法,被著名壯醫(yī)專家黃漢儒收作徒弟,。每次看到病人經(jīng)過醫(yī)治恢復健康或減輕痛苦,,她都感到很高興。為了學會辨藥,、采藥,,她只要有時間都跟著父親上山采藥,有時一去就是一整天,,一身泥一身汗,,非常辛苦,但她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在家里,,她做父親的幫手,技法,、動作有板有眼,、嫻熟老練,得到鄉(xiāng)親夸贊,。在學校,,她利用課余時間給大家講中草藥的樣子和功效。她立志將來要到大學學習中醫(yī),,更好地傳承傳統(tǒng)醫(yī)學,,幫助更多人擺脫病魔困擾,過上幸福生活,。
寧希澄 男,,漢族,2005年3月生,,湖北省宜昌市第六中學初二年級學生,。2018年3月的一天,,他獨自將眾多散亂倒在地上的共享單車扶起并擺放整齊,這個場景被陌生人拍攝下來并傳到網(wǎng)上,,他被網(wǎng)友點贊為“扶車少年”,。關心身邊人、身邊事是他的習慣,。在學校,,他積極參與捐款捐物、清理衛(wèi)生等活動,,組織成立“節(jié)能志愿小分隊”,,提醒大家關燈、關電腦,、擰緊水龍頭,。只要同學有困難找他,他總會放下手中事,,為他人排憂解難,。在他的帶動下,學校成立了“單車不孤單”志愿服務隊,,整理街道路面,、背街小巷里的單車。在社區(qū),,他常年利用周末清掃小區(qū),,成為“義務清掃員”。在社會,,他積極宣傳環(huán)保理念,,隨父母作為“三峽蟻工”參加“保護母親河”志愿服務;在公交車上主動為外地游客指路,,被大家稱為“活導航”,。只要對大家、對社會有意義,,不管事情大小,,他都愿意搭把手、出份力,。
林峻德 男,,漢族,2007年10月生,,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小學五年級學生,。從幼兒園開始,林峻德就跟著家人一起參加公益活動,,至今已有8年時間,。2016年,,他聽說寧德屏南縣漈下古村的孩子們生活清貧,酷愛畫畫卻連畫畫材料都買不起,,就利用繪畫特長發(fā)起了“小虎公益籌”網(wǎng)絡眾籌活動,。他把自己的畫作制作成精美臺歷,設計臺歷封面,,繪制上百張答謝卡,,用來感謝每個參與活動募捐的愛心人士?;顒娱_始僅一天,,300個名額就認捐完畢,募得捐款萬余元,,為活動轉發(fā)、點贊的人數(shù)超過3000人,。捐助的款項為漈下小學的孩子們帶去了最需要的彩色蠟筆,、水彩筆、畫紙等美術用品,。福建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對這一活動非常認可,,以林峻德為發(fā)起人設立了“彩虹基金”,通過城鄉(xiāng)青少年藝術作品,、希望小學學生畫作義拍義賣,、公益眾籌等方式募集捐款,為熱愛藝術的農(nóng)村學校孩子捐贈“彩虹美術包”,,提供專業(yè)藝術指導,。
范修睿 男,漢族,,2001年12月生,,山東省淄博第六中學高二年級學生。他發(fā)起中國青少年健康聯(lián)盟項目,,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志愿者,,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和社會資源,對青少年進行健康教育和健康監(jiān)測,,指導青少年了解自身健康狀態(tài),、糾正生活不良習慣。他還為貧困地區(qū)留守兒童和老人做健康監(jiān)測,,傳播普及健康知識,。目前,中國青少年健康聯(lián)盟項目已經(jīng)吸納了多個知名高校的大學生擔任專業(yè)健康志愿者,,利用假期參與到學生健康教育和監(jiān)測活動中,。在他的帶動下,,家長、老師和同學們紛紛加入到健康聯(lián)盟公益項目的建設,、服務,、運作中。他和伙伴們夢想用信息技術和醫(yī)療技術,,探索一條健康公益服務之路,。
黃郁微 女,漢族,,2002年9月生,,重慶市巴蜀中學校高二年級學生。她關心社會,、富有愛心,,主動結對資助墊江縣農(nóng)村的留守孩子,經(jīng)常去敬老院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朗誦讀報,。她自學手語,,為聾啞學校的小伙伴講解習題,一起看書,、分享故事,,幫助他們打掃衛(wèi)生、整理教室,,還給他們帶去學習用品和零食,。她視野開闊、志存高遠,,懷揣“外交官”的夢想,,希望能為人類和平發(fā)展作貢獻。2018年2月,,她參加在聯(lián)合國總部舉辦的“國際中學生模擬聯(lián)合國大會”,,與來自72個國家的1000多名學生角逐開幕式發(fā)言人席位,用流利英語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贏得與會者熱烈掌聲,。她勤奮好學,積極向上,,各科成績名列前茅,,在多個學科比賽中表現(xiàn)優(yōu)異,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學霸”,。
顏玉宏 男,,漢族,2002年10月生,,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中學高一年級學生,。一歲時患小兒麻痹癥,,造成下肢癱瘓,但他自強不息,、樂觀向上,、好學上進,。2009年,,顏玉宏開始了艱辛的求學之路,,每天拄著拐杖走,、爬著走,甚至有時倒立著用手走,,每天要花三個多小時“走”完上學路,,無論春夏秋冬,,風雨無阻,。在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幫扶下,,他的身體和生活條件得到改善,繼續(xù)實現(xiàn)著讀書夢想,。在完成學業(yè)的同時,,他還克服身體的不足,積極參加游泳訓練,,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殘疾人運動員,在全省殘疾人運動會游泳比賽中獲獎,。2013年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少先隊員”,,2014年被評為“全國自強模范”,2018年擔任韓國平昌冬奧會火炬手,。他決心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努力,、奮力向前,將來更好地回報社會,。
曹語粲 女,,漢族,2008年8月生,,河北省石家莊市維明路小學五年級學生,。她從小就對傳統(tǒng)戲曲興趣濃厚,5歲開始拜師學習京劇,,踢腿,、壓腿、轉睛,、走虎跳,、跑圓場等基本功練習又苦又累,但她憑著一股子韌勁堅持下來,,并獲得第22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小梅花金花”稱號,。她主動傳播國粹藝術,,經(jīng)常到學校的京劇課堂、電視臺表演,,帶動周圍許多同學對傳統(tǒng)戲曲藝術產(chǎn)生了興趣,。她積極參與戲曲進校園、送戲進社區(qū)等文化志愿服務活動,,還跟隨河北省戲劇家協(xié)會梅花獎藝術團到省內各地進行公益演出,,讓更多人感受戲曲藝術的魅力。她還主動幫助身邊同學,,熱心班級事務,,參與扶貧捐助等公益活動。她希望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者,,將來在世界舞臺上展示國粹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