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四川大涼山的彝族小伙兒布約小兵,對此感觸頗深。
“2008年3月份,我被分配到奇乾中隊,。去的路上,,兩邊都是冰天雪地,,看不到人,,也看不到住房,,只有看不到頭的原始森林,?!辈技s小兵坦言,,這與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除此之外,,冬季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嚴寒,,常年只說彝語造成的交流障礙,,都讓這個來自西南深山的漢子曾經(jīng)想要遠遠逃離奇乾。
讓他發(fā)生改變的,,是中隊里的人,。
“班長郭喜知道我不大認識漢字,就買了好幾張字帖讓我練習(xí),,還主動跟我聊天,。天冷,就給我的衣服加厚,?!比缃瘢瑢懙靡皇趾米值牟技s小兵已經(jīng)在中隊待了12年,,日常還會參與制定隊員的訓(xùn)練計劃,。
這幾乎是每一名隊員都會經(jīng)歷的過程:開始對極度封閉和原始的生活環(huán)境充滿不適,隨后在與隊友的相處中逐漸忘記孤獨,,最后在撲火作戰(zhàn)中找尋留在這里的意義,。
2006年6月3日,內(nèi)蒙古北部原始林區(qū)伊木河林場發(fā)生森林火災(zāi),,火借風(fēng)勢迅速擴大,,嚴重威脅原始林區(qū)和邊防連隊的油庫,情況萬分危急,。
“黨員突擊隊,,跟我上!”時任中隊指導(dǎo)員的吳迪帶領(lǐng)黨員骨干冒著被倒木砸傷的危險,,在大火必經(jīng)之地開挖防火隔離帶,,阻擋火線蔓延。
褲腳被荊棘劃開刺入肉里,,就用手簡單地撥弄一下,;火焰把鞋底烤化了,墊一把草穿上接著撲火,;極度的勞累和高溫讓部分隊員暈倒了,,用冷水淋醒了再上……10多個小時的奮戰(zhàn),火勢減弱了,,油庫保住了,,林子安全了。雖然指戰(zhàn)員們臉上是一片片煙熏色,,身上是一條條紅血痕,,但心里卻充滿了打贏勝仗的驕傲與自豪。
這是一群舍生忘死的男子漢,這也是一群天真純良的大男孩——
2016年8月,,隊員王熙杰就要離開中隊,,2年沒有走出營地的他得到了一次下山的機會,他卻拒絕了,,“我在中隊也待不了多久了,,我不想現(xiàn)在就離開,我想珍惜最后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