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6月20日電(記者楊穩(wěn)璽)“彩禮少了,小兩口成家后沒負擔”“過去遇上紅白喜事,,主家不大操大辦,、客人隨禮少了都怕沒面子,大家平白無故浪費了不少錢”……談及這幾年的移風易俗工作,,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qū)新莊集鄉(xiāng)沙草墩村的村民們有個明顯的感受:移風易俗,,讓大家負擔少了,日子越過越紅火,。
紅寺堡區(qū)是我國最大的異地生態(tài)移民集中安置區(qū),,1998年以來,寧夏南部山區(qū)23萬群眾陸續(xù)遷移至此,。搬出大山,,新家園建設百廢待興,但日益上漲的人情往來和彩禮,,一時間成了群眾致富路上的“攔路虎”,。
“過去親戚朋友誰家有個紅白事,沒有幾千元根本就拿不出手,要是碰上舅家娃這些親的,,甚至得上萬元隨禮,。剛搬來頭幾年根本攢不下錢,一年辛辛苦苦掙點錢都搭進人情去了,,有時候周轉不開還得親戚朋友倒著借錢,,年底算下來不欠賬就算好的了?!闭劶斑^去的人情往來負擔,,68歲的沙草墩村村民李治元大吐苦水。
他說:“我們一家是2000年時從海原縣李俊鄉(xiāng)瓦房村搬來的,,來到這里就是為了脫貧致富過上好生活,。這人情往來實在沒辦法,大家都得活個臉面呢,,不能讓人瞧不起,。”
李治元面臨的困境并非個例,。針對這一問題,,紅寺堡區(qū)近年來不斷建立健全倡導移風易俗的群眾自治組織,于2018年實現(xiàn)了行政村(社區(qū))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等全覆蓋,引導村民樹立“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喜事不辦或簡辦”的新風尚。
在沙草墩村村部,,打開紅白理事會文件夾,,一張張紅白喜事操辦申請表上明確寫有主家辦事理由、預計花費,、群眾反饋等內容,。李治元說:“現(xiàn)在隨禮一般不超過500元,白事就是大家一起幫忙然后主家招待一碗燴菜,。錢省下了,,就有資金買牛買羊發(fā)展生產(chǎn)掙錢了?!?/p>
新華社拉薩4月3日電 題:五世同堂下的60年變遷 新華社記者 李鍵,、田金文 甲梅巴宗山腳下、雄曲河畔,,坐落著次麥社區(qū),,這里平均海拔3750米,山高谷深,,村民的房子大多依山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