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追繳文物第二次移交儀式現場,。本文圖均來自于山西省文物局官網
今年4月,,山西省公安廳向省文物局移交12633件文物。短短77天后,,又有12780件流失在外的國寶平安“回家”,。6月25日,省公安廳再次向省文物局移交12780件文物,。這批文物,,是2018年山西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追繳的第二批文物,其中一級文物55件,、二級文物114件,、三級文物420件、一般文物12191件,。
“和上一批移交的文物類似,,這批文物中的青銅器數量多、質量高,,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韓炳華表示,,此次移交的12000余件文物中,,青銅器占了大多數,且大批都屬于黃河流域商周青銅器,,其中不乏舉世絕品,、國寶重器。
山西省公安廳副廳長楊通順副主持移交儀式,。
以追繳回的一級文物西周青銅器“義尊”為例,,造型渾厚,、工藝精美,內壁刻有23字珍貴銘文,,是山西迄今為止已經發(fā)現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記錄了周武王賜給義貝三十朋(貝是西周時期的貨幣,五貝為一串,,兩串為一朋)的故事,。“義是西周早期的商移民,,而武王賜給他這么多錢,,這就揭示出了當時西周初期對商移民的特殊政策,傳遞了極為珍貴的歷史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韓炳華說,,這件罕見的西周早期青銅器,對研究西周初年歷史提供了珍貴資料,。
義尊,,僅僅是全省公安機關追繳回的數萬件文物的一個縮影。2018年4月,,省公安廳和省文物局聯合開展為期三年的全省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公安機關累計破獲文物犯罪案件89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88人,,打掉文物犯罪團伙171個,追繳涉案文物25000余件,,數量超過前8年之和,。截至目前,山西公安機關通過兩次正式移交,,已向文物部門公開移交涉案文物25413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28件,、二級文物265件,、三級文物928件??梢哉f,,在全省公安機關的努力下,一個個案件塵埃落定,、數百個犯罪團伙落網,、一件件文物順利回家,。
青銅簋。
國寶的“回家之路”漫長又復雜,,同樣不簡單的,,還有這批文物的“安家”之路。山西公安機關追繳回來的文物,,都被送往山西博物院進行清理,,清理盤點之后,再由國內文博界知名的文物專家進行文物專業(yè)鑒定,,對文物來源做追溯,,讓文物信息更充分、價值更大,。換句話說,,就是讓國寶在“回家”的同時,也有了“身份證”,。
昔日背井離鄉(xiāng)的國寶,,如今已經落葉歸根、順利“回家”,,那要何時才能與公眾正式見面,?事實上,山西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的卓越成果,,不僅維護了國家和歷史的尊嚴,,還為建設一座青銅博物館提供了豐厚的展品資源。一個讓人振奮的消息是,,今年7月初,,“山西青銅博物館”即將向公眾開放,這也是全國首個省級青銅專題博物館,,山西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追繳文物,,正是其陳展文物的主體。 山西公安機關6月25日移交的大批文物,,特別是其中的商周青銅重器,,將會在這個博物館公開展陳。屆時,,很多塵封已久的青銅重器,,將華彩亮相,講述它們的山西故事,。
(原題為《罕見西周早期青銅器亮相,!又一批國寶“回家”,山西公安再次大手筆追回近1.3萬件文物》)
新華社太原12月26日電(記者王學濤)25日,“詩中吉金 其華灼灼——渾源彝器回鄉(xiāng)暨《詩經》中的青銅器特展”在山西大同市博物館開幕,,為觀眾奉上了一場別樣的“青銅盛宴”
原標題:山西警方追回戰(zhàn)國青銅重器“蟠蛇紋建鼓座”據山西省公安廳宣傳處消息,,2019年1至2月,山西警方成功追回戰(zhàn)國青銅重器“蟠蛇紋建鼓座”,。
新華社太原6月25日電(記者孫亮全,、胡靖國)繼4月份向山西省文物局移交萬余件被盜文物后,山西公安機關25日再次向文物部門移交涉案文物12780件,。兩次移交的被盜文物總數達到2541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