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問歸期未有期,?!蓖踉髡f,《夜雨寄北》里的這句詩成了他駐村和愛人視頻時的口頭禪,。
俯身基層信于民
能否融入當(dāng)?shù)鼗鶎尤罕娭胁⑷〉眯湃?,是掛職工作成功與否的關(guān)鍵,。王元明說,他兩次接到任職通知后,,都會先獨自驅(qū)車前往村子走村入戶了解情況,,駐村時盡量住在村里傾聽群眾意見,盡力解決好群眾最期盼的事情,,“只有真正俯身基層,,才能取信于民?!?/p>
剛到新莊村時,,王元明最頭疼的日子就是下雨。他說:“當(dāng)時村里很多路都是土路,,一下雨坑坑洼洼寸步難行,,村子附近山上還有一個垃圾處理站,一下雨臭氣四溢,。村民們也很有怨氣,。”
這些問題成了王元明上任伊始面臨的考驗,。當(dāng)時很多村民不是很信任他,,私下有著“他就是來鍍金的”“給咱們解決不了啥問題”等議論。矛盾在2017年6月集中爆發(fā),,一場大雨沖毀了村口的道路,,不少村民聚集到村部,希望王元明能協(xié)調(diào)項目修好村里的路,。
“剛來時村里確實還有不少人有‘等靠要’思想,。當(dāng)時他們圍著我要錢修路,我堅決拒絕,,給大家說‘咱自己的路自己修,!’”隨后王元明和村干部分頭行動,挨家挨戶找人幫忙,,又借來一輛翻斗車,,大家伙一起用了一下午時間,修好了道路,。
修路一事讓王元明在村里初步“站穩(wěn)腳跟”,,而垃圾站問題的妥善解決,則讓他贏得了村民更多信任,。他說:“就是到處跑,、到處問,最后通過完善配套設(shè)施,垃圾站再也沒有臭味了,?!?/p>
扶貧先扶志扶智
“現(xiàn)在國家政策這么好,還不努力等啥呢,?”這是王元明和村民談心時的通常結(jié)語,。激發(fā)脫貧意愿,提升脫貧能力,,扶貧先扶志扶智,,是王元明工作的重中之重。
暴雨如注,、電閃雷鳴,洶涌的洪水漫過道路,,眼前是黑壓壓的模糊世界……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第一書記,、30歲的壯族女干部黃文秀生前傳回的最后視頻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