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6日電(記者 王志艷) 8月3日晚,,著名新聞教育家,、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原副院長秦珪教授溘然長逝,享年91歲,。作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科與新聞評論教學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重要開創(chuàng)者之一,,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發(fā)布的訃告里這樣寫道:“從無到有建立了新聞評論教研體系,培養(yǎng)了大批杰出人才,,引領學科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重要推動者,他熱心全國新聞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
秦珪生于1928年,,山西人,。1947年9月至1952年6月在燕京大學新聞學系學習,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yè)后,,他留校任教,在北大正式開始了他的新聞教育生涯,。此后,,隨著1958年8月北大中文系新聞專業(yè)成建制地并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他也隨之來到了人大新聞系(后為新聞學院)任教,。
青年時代的秦珪
1955年參加國慶游行歸來,,秦珪(右一)和同事鄭興東在北大未名湖畔留影
秦珪把畢生心血都奉獻給了新聞教育事業(yè)。在長達42年的執(zhí)教生涯里,,秦珪講過包括“報紙評論寫作”“新聞評論專題研究”“評論寫作”“新聞學導論”等課程,,并出版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報刊評論選》《新聞評論學》《報刊評論選》《報紙編輯與評論》等多部著作和教材。他與胡文龍合著的《新聞評論學》,,是新中國新聞評論教育最早,、最重要的教材之一。2015年,,已經87歲高齡的他還出版了《新聞評論與新聞教育》一書,。
《新聞評論學》
秦珪 胡文龍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8月版
“秦老師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包括我,?!?他的學生,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涂光晉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因為高考語文成績好,,1977年高考結束三個月后,,秦珪打電話通知她來面試,將當時還是一名汽修工的涂光晉補招錄取進北大中文系,?!霸谀莻€時代特殊的氛圍里,秦老師千方百計為國家選拔人才,,這是他的擔當,。”談及此,,涂光晉仍不禁動容,。
同樣被改變命運的,還有《中國體育報》副總編輯,、《中國足球報》總編輯楊迎明,。1977年恢復高考后,楊迎明入學時已是28歲的“高齡”學生,。在他看來,,秦珪不僅是老師,更似“兄長”,?!?秦先生選擇了我們!把機會給應該得到機會的人,,很多時候需要義無反顧,。大學四年,秦先生給予我們這些人更多的寬容,、體諒,。畢業(yè)后,秦先生對我們這些人的關注,、惦記存在至今,。”
秦珪在家中讀書,。
勤耕教壇40余載,,桃李滿天下。在涂光晉眼中,,秦珪是深具傳統(tǒng)知識分子修養(yǎng)與造詣的人文學者,,從事教育管理工作多年,他在推動中國新聞學科建設,、學科布局構造,、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方面功不可沒?!拔宜诘?7級兩個班一共70多名學生,,畢業(yè)后絕大多數都從事了新聞工作,其中的很多人已成為這個行業(yè)的中堅力量,?!蓖抗鈺x說。(文中圖片由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涂光晉提供)
新華社哈爾濱8月6日電?題:向林木要錢,,讓綠樹生金——黑龍江省拜泉縣發(fā)展綠色經濟助脫貧 黃騰、徐凱鑫 利用林田網格改善農作物生長條件,,發(fā)展林下種植養(yǎng)殖讓綠樹生金
新華社烏魯木齊8月6日電(劉新,、葉杉)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與吉爾吉斯斯坦國民衛(wèi)隊“合作—2019”聯合反恐演練6日在烏魯木齊近郊某訓練基地啟動,。這是中吉兩國同類部隊首次舉行聯合反恐演練
新華社太原8月6日電 題:高光英:航天戰(zhàn)線上的通信專家 李國利、秦詩凱,、張嬌嬌 歸整儀器設備、測試數據指標……一大早,,31歲的高光英就來到通信機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